想知道非遗之旅有哪些惊喜?快来感受民间艺术的魔力吧!(下)
发布时间:
2023-06-09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点燃新引擎、增添新动力,2023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10条非遗旅游主题线路,旨在满足文旅市场需求,展示三晋非遗蕴含的文化内涵,打造“跟着非遗去旅行”品牌,积极营造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让广大游客在旅行中体验三晋非遗的无穷魅力。
NO.06、晋商大院非遗之旅
临汾市汾西县师家大院——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晋中市祁县乔家大院——太原市清徐县
临汾市汾西县师家大院
师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汾西县城东南5公里的僧念镇师家沟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 (1769) 。放眼望去,建筑群依山就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河,避风向阳,自然布局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统呈阶梯形状,是一块天然的风水宝地。
师家大院最有价值的当数建筑雕刻艺术,集砖雕、木雕、石刻艺术为一体。现存的门楼、搓廊、花草、人物、琴棋书画木雕10余套,雕刻精致,艺术精湛,已成为我国木雕艺术研究的珍品。
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王家大院的建筑装饰,是清代“纤细繁密”的集大成者,形式多样,做工极佳,体现了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民居 “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特点。
晋中市祁县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乔家大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
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太原市清徐县
清徐县,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清徐古称梗阳,始建于春秋,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中国当代国画艺术大家马泉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葡萄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
线路介绍:
穿越晋商百年,体验非遗魅力。实地触摸师家沟清代民居,品尝汾西“蒸饭”。在洪洞大槐树民俗村体验编制工艺、酿酒工艺等,观赏花样锣鼓、《大槐树移民》等演出;欣赏大院中精美的石雕、砖雕和木雕,体验当地祁县秧歌、剪纸等,品尝太谷饼,在晋韵砖雕艺术博物馆参观。
汾西“蒸饭”
花样锣鼓
《大槐树移民》
祁县秧歌是山西民间流传的一种地方小戏,它最初是耕作者在农事活动时传唱的一种民间小调,祁太秧歌集音乐、舞蹈、唱、念(道白)、做(表演)、打(武秧歌)于一体,以祁县、太谷及晋中农民的生活故事为表现内容,曲调优美动听,语言生动活泼,表演质朴粗犷,带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深受流行地区广大观众的喜爱,在晋中民俗及戏曲发生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2008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祁县剪纸
NO.07、康养休闲非遗之旅
临汾市乡宁县云丘山景区——吕梁市交城县庞泉沟景区——汾阳贾家庄景区
临汾市乡宁县云丘山景区
云丘山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是晋南地区少有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养生、民俗体验、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2020年确定为国家5A级景区。
云丘山峰岭叠翠,景色秀丽,素有“姑射最秀峰巅”、“河汾第一名胜”的美誉。崇山、险峰、奇石、飞瀑、沟堑、清泉、溪流应有尽有,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自然冰洞、风洞群,和国内最大面积的天然红叶景观。
吕梁市交城县庞泉沟景区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西北部和方山县东北部交界处,地处吕梁山脉中段,属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国特有的珍禽褐马鸡及其栖息地。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汾阳贾家庄景区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贾家庄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囊括了贾家庄绝大部分旅游资源,由贾家庄展览馆、马烽纪念馆、生态园、生存岛、裕和高尔夫会所等核心景区组成。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位于市区南5公里,早在2003年就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是汾阳市继汾酒文化景区后第二个AAAA级旅游景区。
线路介绍:
来一场康养休闲非遗之旅,养身又养心。参观千年古村塔尔坡民俗博物馆,感受乡宁紫砂制作技艺、乡宁花食非遗手工技艺,品尝云丘山太太饼;学习交城堆锦非遗手工技艺,购当地特产五香调料面非遗食品,到山西贾家庄体验木版年画、传统扎染、葫芦烙画、传统陶艺等。
千年古村塔尔坡
乡宁紫砂制作技艺
乡宁花食非遗手工技艺
云丘山太太饼
交城堆锦非遗
木版年画
葫芦烙画
NO.08、红色沃土非遗之旅
晋中市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长治市沁源县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晋中市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坐落在距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城南45公里麻田镇上麻田村西南部。主要景点为八路军总部旧址,坐北朝南,一进四合式院落,砖木结构瓦房30余间(北楼5间)。素有太行山上“小江南”之称和“小延安”的美誉。1980年成立并正式对外开放。
纪念馆是山西省红色旅游景点中展陈面积最大、文物实物最多、内容最全面、展示手段最先进的专题纪念馆,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2012年12月,纪念馆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长治市沁源县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由三孔院落平行布列组成,通面宽60米,通进深22米。建筑依山开凿窑洞10孔,主体8孔,坐北朝南,为薄一波、陈赓、警卫班、参谋部等办公室和居室。窑洞总占地面积215平方米。2016年12月,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线路介绍:
观看左权开花调非遗表演,参观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前往长治市沁源县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进一步激发爱国爱党热情,一定要品尝当地一种香、酥、脆的美食——绵上酥饼,颜值又高又好吃,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绵上酥饼以小麦粉、食用油、白砂糖或者盐为原料,精工细作成口味甜或咸的酥饼则,是一种大众喜爱的主食。其色泽黄亮,酥脆异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其用料考究,做工精致,味香色美,富有营养,老少皆宜,深受大众喜爱;其饼层多而薄、外形圆而厚,为纯手工制品。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NO.09、都市深度非遗之旅
太原市——忻州市
太原市
太原市,简称“并”,古称晋阳,别称并州、龙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部地区。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
忻州市
忻州市,山西省辖地级市,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忻州市拥有佛教圣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等知名旅游景点;拥有“摔跤之乡”、"中国八音之乡"、“中国杂粮之都” 、“双拥模范城”、“中国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百强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县”、“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等城市名片。
线路介绍:
游览晋祠博物馆,赴太原古县城,听精彩太原莲花落,赏定襄花馍、皮影戏、古建模型、树皮画、彩泥塑、琉璃等,品味全省各地的非遗美食,观看西华门舞狮表演等;到忻州古城感受各色非遗项目,观赏河曲二人台,原平凤秧歌。剪纸,花馍让人爱不释手,神池月饼、定襄蒸肉令你味蕾开花。
晋祠博物馆
太原古县城
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主要流行于太原、晋中、吕梁等地区。太原莲花落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押韵。2008年,太原莲花落入选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皮影戏是创建于清代时期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活动场所在民间,在农村,是山西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
西华门舞狮表演是山西省太原市传统舞蹈,西华门舞狮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由当时居住于太原西华门街道的民间艺人张璧始创。舞狮的伴奏音乐分两种类型,一是鼓吹乐,二是清锣鼓(社火锣鼓)。2009年4月24日,西华门舞狮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曲二人台,一泻千里的黄河,几经曲折从内蒙流入山陕峡谷,越过偏关县寺沟,就到了位于晋、陕、蒙交界的河曲、保德县。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人俊音甜,到处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素有“民歌之海”的美称。2006年5月20日,二人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平凤秧歌又名过街秧歌,是北贾村独有的一种民间歌舞。在原平已流传数百年。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凤秧歌的传统表演形式,一般分为踩街、踩圈、开轱辘三大部分。
神池月饼
定襄蒸肉
NO.10、古建遗珠非遗之旅
大同市云冈石窟——大同市浑源县悬空寺——朔州市应县木塔——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
大同市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武州山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北魏统治者崇尚佛教,广建寺宇,大开石窟。此石窟群的主要部分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约自和平元年至太和十八年(460-494)。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同市浑源县悬空寺
悬空寺,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
朔州市应县木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
五台山,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东北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2007年5月,国家旅游局审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线路介绍:
走进云冈石窟,观赏震撼绝伦的东方石雕艺术,到平城区斑斓虎创意非遗工坊参观。在浑源黄芪文化园体验黄芪生产、加工技艺。品尝大同勾刀削面、浑源凉粉。参观应县木塔,观看雁北耍孩儿非遗表演,在五台县学习传统彩塑制作过程,入住半云山居民宿,开启五台山禅意之旅。
雁北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流行于山西省大同市及其周边的传统戏剧。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础,并受其他戏曲音乐和民歌的影响发展起来的。2006年5月,雁北耍孩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芪
大同勾刀削面
浑源凉粉
标签: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