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刀郎新歌惊艳亮相:山西民歌元素魅力十足
最近一段时间,刀郎新歌《罗刹海市》就像娱乐圈中的台风,愈刮愈烈。刀郎的新专辑《山歌寥哉》,结合了聊斋文本与民间曲牌印象的主题概念专辑,此系列尝试构建流行音乐与民间传统文化共生共存的音乐生态。
刀郎新歌《静听》采用的是山西民歌时调中的五更调。《画壁》采用的是山西民歌绣荷包调。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这里的民歌作为山西传统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的艺术形式,“世界民歌看中国,中国民歌看山西。”山西是民歌的海洋,全省百余县,几乎县县都有自己的民歌。
山西民歌品种繁多,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五大类体裁:
PART.01、山歌
山歌是指那些适于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或崖畔、场院随时可唱的一种短歌。
一般的特征是:
(1)形式短小、单纯,一般为上下两句的乐段结构。
(2)词、曲格律均较自由,便于歌唱者抒发自己的感情。
(3)歌词一般都是歌唱者根据自己的劳动或自己的思想感情即兴编创的。
(4)无须伴奏,无一定调高,随时随地张口便唱。山西的山歌有“山曲”“开花调”“卷席片”等,其名称由于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山曲”主要分布在晋西北高原或者称西山(吕梁山)地区,其中以“河曲山曲”最为出色。“开花调”是流行在太行山区(或称东山区)的一种山歌形式。主要分布于左权、和顺、武乡、襄垣各县。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色。“卷席片”(烂席片)是五台县、定襄县、忻县、原平县一带对山歌的叫法。
河曲民歌
河曲民歌是流行于山西省河曲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河曲民歌,它形成于何时尚无确定。河曲民歌歌词委婉,曲调凄美。以反映生产劳动、情爱相思为主,朴实、真挚、自然,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2006年5月20日,“河曲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左权开花调
左权开花调,流行于山西省太行山区的民间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左权民歌风格在隋代开始形成,20世纪30年代,左权开花调从左权民歌中派生出来。左权开花调歌构思精巧,歌词新颖,衬词衬句凸显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感染力很强。2006年5月20日, 山西省左权县申报的左权开花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PART.02、号子
号子就是劳动号子,它是人们从事沉重的劳动时,为了统一号令、协同动作和振奋精神而唱的歌。这种劳动号子虽然也有曲调,但主要是强调节奏以便人们在统一的有规则的节奏中进行劳动。因而具有节奏鲜明有力,音调单纯流畅,情绪乐观豪放等特点。
山西的号子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夯硪号子,其中又分为“打夯号子”和“打硪号子”两种;
二是黄河船工们唱的船工号子。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河曲、河津、芮城等县。船工号子中又根据不同情况的劳动,分为“拨船号子”、“行船号子”、“拉篷号子”、“爬山虎号子”、“推船号子”等。
碛口号子
碛口号子又称艄公号子,是扳船的艄公们为了协调动作,统一节奏,由简单吆喝逐步演变为有领、有和的行船号令,主要流行于黄河中游晋西北临县碛口古镇以及丛罗峪、曲峪、克虎、八堡一带,并辐射至与碛口相对的陕西吴堡、佳县的部分村镇。2013年1月,碛口号子由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PART.03、小调
小调是指那些适于在室内或在室外从事不太沉重的劳作时随时可以哼唱的小曲。小调在山西民歌中数量最多,分布也最广,遍及全省各地,不论在农村还是在城镇均颇为流行。
山西小调的体裁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优美秀丽的抒情歌,也有表现日常家庭生活的俚俗小曲,还有咏人述事的叙事歌,热烈欢快的娱乐性歌曲,以及幽默、风趣的诙谐歌等等。如《绣荷包》《姑嫂挑菜》《秋香哭婆婆》《闹元宵》《高高山上一骨嘟蒜》《抓跳蚤》等。小调的结构一般比较规整,以二句式、四句式乐段结构为其基本形式,体现着“起、承、转、合”的规律,而这种乐段结构的变化形态又是多种多样的。
《绣荷包》
《绣荷包》是一首晋北民歌,流传的历史很久远。据现代戏曲、曲艺理论家傅惜华(1907-1970)考证,《绣荷包》在清代中叶时已十分盛行的一种时调小曲。在清道光八年(1828年)刊行的俗曲集《白雪遗音》(华广生编撰)中的《绣荷包》,共十二段,是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歌词版本。”绣荷包这一艺术奇葩,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与历史标志,更是区域文化的特色与精华。
PART.04、秧歌
山西各地的秧歌品种繁多,分布也很广,其中特点较为鲜明的有:祁太秧歌、沁源秧歌、祁县过街秧歌 、原平凤秧歌 、临县伞头秧歌, 其中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是祁太秧歌 。山西还有许多“地秧歌” 。如“汾阳地秧歌”“曲沃地秧歌” 以及其他民间歌舞形式,如晋东南的“花篮灯”“九莲灯” 、晋南的“花鼓”“打花棍” 等等。这些民间歌舞形式,都是以舞蹈为主,歌曲伴唱为辅的形式进行演唱。
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是一种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太谷县以及周边县市的民间戏曲艺术。属于晋中盆地民间自编自演的小曲、杂说、歌舞、戏曲的综合体艺术。它以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轶事等为题材,以优美的曲调和表演形式,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2019年11月12日,祁太秧歌项目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沁源秧歌
沁源秧歌,是一种传统戏曲剧种,是在沁源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舞小戏,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沁源秧歌”的音调,具有热情、豪放的特点。唱腔常衬以“啊、哈、哟”等虚词。其结构特点主要是四句式的,如《赵州桥》等,二句式的极少见。有时为了渲染气氛,活跃情绪,在四句的基础上运用变化反复的手法加以扩展,使曲调更加清新、活跃,从而也更加丰满。
原平凤秧歌
“凤秧歌”是流行在原平的一种集体表演的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表演时男女各半,男的头戴一顶草帽形的小帽,帽顶戴有一条既薄又窄,约长丈余,盘成螺旋形的竹圈,竹圈顶端置一鲜艳的红色绒球,形似凤凰头顶的红翎,故当地群众称其为“凤秧歌”表演时,男的身背腰鼓,女的手持一小堂锣,边敲边舞。随着舞步的节奏,帽上的竹圈前后伸缩摆动,风格别致。经过一段舞蹈后,便开始演唱,演唱的歌曲大都是词、曲都很长的叙事歌,曲调风味特殊,既有民歌的特点,又有曲艺的某些特征。代表性最强、最受欢迎的曲目是《过大年》。2008年2月原平凤秧歌扩展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秧歌”之中。
临县伞头秧歌
伞头秧歌产生、流行于临县,是一种规模大,有气势且极富特色的群众性节日歌舞活动形式。中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中的一种。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其主要流行在黄河流域的晋西和陕北黄土高原,具体指山西省吕梁市的临县、离石、柳林、方山、中阳、石楼,和陕西省榆林市的吴堡、绥德、佳县、榆林、米脂、子洲、青涧等十几个县、市,以及延安市,其中尤以临县最盛,因此又称“临县伞头秧歌”。2008年伞头秧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汾阳地秧歌
汾阳地秧歌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的一种民间艺术,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地秧歌以演唱为主,武场地秧歌以舞蹈为主。汾阳地秧歌起源于唐朝宫廷艺术,后随汾阳王郭子仪后裔传往其属地汾阳栗家庄,逐渐发展而来,汾阳武场地秧歌演员造型奇特,舞蹈形式系由武术动作和式法演变而来,表演套路丰富,变化多端。2008年6月7日,山西省汾阳市申报的秧歌(汾阳地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万荣花鼓
万荣花鼓是流行于万荣县南景村一带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有三种表演形式:第一种是低鼓,即腰系鼓;第二种是高鼓,即胸前鼓;第三种是多鼓,于舞者头部、胸部、肩部及两腿中间都系上鼓,最多时一人可系十多个鼓。万荣花鼓表演中有掏腿、掏腰、绕膝以及狮子滚绣球、秦琼背锏、凤凰双层翅等各种高难度动作。2009年,万荣花鼓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23日,鼓舞(万荣花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PART.05、套曲
在山西民歌中,还有一些叙事性很强、形式较大的民间声乐套曲。这些套曲的曲调,大部分也是在明清俗曲或当地小调的基础上,根据内容的需要,经过加工后发展变化组合而成的,其结构比较严密,组合方式也有一定规律。内容多系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
其内容多系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种:
左权“大腔”,流行于左权一带。其曲调优美,结构严谨,形式完整。有序曲(蒜圪瘩)、正曲(“劈破玉”)、尾声(“打岔”)。
兴县“昆曲”,是当地俗称,并非戏曲形式的“昆曲”,是流传在兴县一带的一种民歌坐唱形式,内容都是唱梁山泊英雄故事的。
柳林“弹唱”,流传在柳林、离石、中阳、方山一带的大型民间演唱,所唱曲调大都是明清小曲或当地小调。
兴县昆曲
兴县昆曲的内容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主,有情节、有人物,继承了传统的价值观,褒扬正义与忠贞,贬斥邪恶与奸诈,表达了民众的爱与憎。兴县昆曲的形式为套曲,即将一首首民歌与民间曲牌串起,连续演唱与演奏,独唱、对唱、齐唱交替进行,音乐变化多,有起伏,起承转合,头尾呼应,容量可观,这就为表现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故事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如《莲花落》一曲竟由十多个单曲组成。
柳林弹唱
柳林弹唱是2006年由山西吕梁市柳林县、离石区申报的省级文化遗产,柳林弹唱曾流行于三川河流域(包括吕梁市的离石区都属于这个流域),是介于戏曲和表演唱之间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说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