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旅】黄河山西第十三站
发布时间:
2019-10-17
【黄河之旅】黄河山西第十三站
黄河在山西的第十三站是万荣。黄河在万荣境内有37公里,从河津禹门经万荣宝井乡入境,南下进入临猗。黄河是万荣与陕西韩城的天然界线。
万荣的旅游可以归结为一祠、一庙、一院。
一祠是后土祠,这是国内最具规模的祭地的地方。从汉到宋,有9位皇帝先后24次来这里举行过祭地的活动。
古人有“皇天后土”之说,也是帝王们统治合法性的来源,于是便要“敬天礼地”,唐宋时期,后土祠的建筑形制和规格达到鼎盛,也是北京“社稷坛”和“地坛”的前身。后土祠有明代时期的石碑,记载了当年后土祠的面貌,900多亩的占地面积,殿阁林立,院落重重,除了扫地坛外,后土的神殿、随扈的各种神灵庙宇,不一而足,规制严格,庙貌庄严,可以想见,古人崇祭之心如何虔诚。
当年汉武帝选址的时候,将后土祠建立在了四面环河的小土丘上,但在清代康熙年间,黄河泛滥,后土祠被湮没在水中。现存的后土祠,是清代同治年间迁址后修建的,并由皇家祭祀场所逐渐演化成了老百姓祭祀后土的祠庙,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后土祠里标志性的建筑是秋风楼,因楼上藏有几块后代书家所写的《秋风辞》碑而得名。站在秋风楼上望向黄河,低吟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诗句,不胜感喟。
一庙是稷王庙。通常,我们用“社稷”来指代国家、政权,社,是土神;稷,是谷神。意味着土地与庄稼,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其中,稷既是谷物的名称,也是传说中农业开创者----后稷的名字。晋南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稷王庙非常多,体现了农耕民族对五谷庄稼的深厚感情和依赖。
万荣县的稷王庙在太赵村,其大殿是国内仅存的北宋庑殿顶建筑,稷王庙香火旺盛,游人如织。
一院是李家大院,是国家4A级景区,其特别之处是山西大院中唯一的英式建筑,部分院落中还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是一座南北融会、中西合璧的晋商大院。
李家大院有一面“百善壁”,用不同字体书写着365个“善”字,意思是李家祖先崇善。据说,万荣十年九旱,农民们经常颗粒无收,李家就广设粥棚,接济穷人。李家赈灾粥的标准是“碗中插筷不倒”。
李氏家族耕读传家、善行天下是亿万黄河儿女朴实厚重、与人为善的黄河精神的最好体现。
万荣人文荟萃,有诗人王勃、明代廉吏薛瑄等历史名人。万荣是闻名全国的“中国笑话之乡”,“万荣笑话”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标签: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