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事】黄河岸边的晋商
发布时间:
2019-11-25
【黄河故事】黄河岸边的晋商
明朝权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藩曾说过:“天下富家,积资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按他的标准,当时全国共有17家列入,其中“山西三姓,徽州两姓”。
咸丰年间,一份大臣的奏折详细地介绍了山西富裕家族的资产:“如山西太谷县孙姓,富约两千余万,曹姓、贾姓富各四五百万,平遥县之侯姓,介休县之张姓,富各三四百万……介休县百万之家以十计,祁县百万之家以数十计。”仅仅把山西这几个县城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的国库存银还要多。这么多有钱人,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出现在一个地方,这种现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并不多见。这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地方一定存在着一个由山西商人组成的实力强大的商人团队。那么,山西商人,也就是晋商是如何发迹的?
明朝初期,朱元璋推翻元政权以后,蒙古人退回草原。为彻底根绝元的势力,朱元璋曾4次用兵,但收效甚微。于是明政府先后在北边设立9个重镇,构成沿边320多公里的防御线,驻守的军队人数庞大,一度达到120万人,军马也有30多万匹。于是粮草的供给关系王朝的命运,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明代产盐图
明洪武三年(1370年),山西的行省参政杨宪,给朱元璋上了一个奏折。按照这个名为“开中法”的奏议,朝廷不必再自出巨银输边购粮草,而是由商人按照官方要求将粮食运到指定的地方换取盐引(明代由官府发给盐商贩运、出售盐的凭证),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取食盐,最后销售。一般情况是200石粮食换一张引票。
那时,盐是大宗商品,经营每引盐可获利白银六钱,如果达到了十万引,就能获利白银六万两之多,可称得上是厚利了。
盐铁专卖,是历朝历代既定的国策,商人能如此大范围地涉足盐业经营,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古代改盐图
“开中法”以所运粮食的多寡支取盐引,而边关九镇中的大同、偏头二镇位于山西北部,宜府、延绥、宁夏与山西相距较近,山西人又有长期窖藏粮食的经验,于是捷足先登,一方面从江浙、两湖等产粮区运回粮食,另一方面就近取材,招募大批无业游民开垦荒地,实行商屯,待粮食收获后换取盐引。
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到正德八年(1513年),“开中法”初实行的43年时间里,晋商几乎垄断了向“九边”输粮,并以此优势经营盐业,进而与徽商争夺江淮盐业市场,从只能经营自己家乡生产的河东盐,到遍及全国各大产盐区。
临近边镇的地理优势为晋商的兴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同样地处黄河岸边占有地理优势的还有陕西商人,为什么就不敌晋商呢?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晋商已有一定的资本积累,这是纳粮的保证,否则,银子不够,做什么都无从谈起。当时,晋商的实力远远大于西邻陕西商人。
凭借盐业和粮食贸易,山西商人迅速积累起大量财富,完成了宝贵的原始积累,并接受了初步的商业启蒙,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开中法”造就了晋商的辉煌,为晋商500年的繁荣揭开了序幕。
标签:
上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