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艺术】土生土长的河南越调和曲剧
【黄河艺术】土生土长的河南越调和曲剧
自古以来,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在相互对立的同时,又存在着相互交流和紧密联系。河南越调和曲剧就是在河南官廷与民间歌舞双管齐下,向更高级的层次攀登中产生的。
河南越调,又叫“四股弦”,于明末在豫西南一带广为流传。崇祯十五年(1642)傅一臣《苏门啸》杂剧卷二有一段对白,已经提到越调。及至清初,南阳一带民间就有“高、昆、越、提、梆、罗、卷、影”八大江湖之说。而江湖,就是民间流行的剧种。
明末的河南戏曲曾一度在兵乱战祸和水旱灾劫中止步不前。直至咸丰以后,豫西南越调班社才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而河南越剧著名演员张秀卿、史道玉、张桂兰、申凤梅、毛爱莲等人则是1949年后,在河南境内相继成立的越调剧团中脱颖而出的。2006年5月20日,越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调的脚色行当齐全,包括大红脸、二红脸、文生、武生、大净、二毛、三花脸、正旦、花旦、闺门旦、浪旦、武旦、老旦等十几种,每个行当都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在唱腔形式上,越调最初为曲牌体,清代中叶以后逐渐变为板脸体。其调式也相应地主要用宫调式,有慢板、流水、铜器调、赞子、导板、飞板哭腔等板式,并时有吹腔和杂调穿插其间。演唱方法以真声为主,辅以假声。其唱腔风格质朴自然、婉转动人。
河南曲剧原是高跷曲子,1926年由河南省临汝县关云龙所率领的"同乐社"搬上舞台,在向兄弟剧种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健全的"文武场",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地方戏曲。因曲剧本嗓演唱,剧目表演民间生活化,加以清新淳朴、优美动听的艺术特色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很快便蔓延到河南中部和东部开封一带,接着又流行于陕南和鄂北。
到抗日战争时期,曲剧的发展犹为迅速,遍及了全省的主要县市,直至安徽省的临泉一带也都有河南"曲子戏"的演出痕迹,在周口、淮阳、界首等地开始出现半职业性剧团。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以曲剧"有伤风化"、"诲淫诲盗"为借口,下令取缔,禁止其演出。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剧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河南曲剧不仅在本省的大部分地区盛行,而且还在甘肃、陕西、河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也建立有专业剧团。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大会鉴于朱万明对河南曲剧形成的贡献,授予他荣誉奖,临汝县也被誉为河南曲剧的发祥地。
曲剧唱腔结构为长、短句的混合体制,唱腔曲牌有150多种。其中既有来自明、清民歌小曲的[阳调]、[诗篇]、[银纽丝]、[打枣竿]、[太平年]等,又有来自鼓子曲的[马头]、[潼关]、[满江红]、[小桃红]、[青阳扇]等。伴奏用的丝弦曲牌有[大起板]、[山坡羊]、[高山流水]、[状元游街]等130多种。伴奏乐器以坠胡、三弦筝、琵琶为主,并采用了锣鼓等打击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娱乐方式也在更新换代,人们早已不再把看戏休闲当成单一的娱乐方式,中国戏曲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衰微的趋势。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大奖首位获得者尚长荣曾说:“没有戏剧的城市难言美好”,面对着我国民族传统中那些逐渐消失的文化符号,如何真正做到传承与创新,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永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