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艺术】气势磅礴的鼓子秧歌
发布时间:
2020-06-01
【黄河艺术】气势磅礴的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流传在山东渤海湾一带及鲁北的几个县,其中以商河县最普遍。关于鼓子秧歌的起源曾有这样的传说,惠民一带的人们相传,北宋时黄河改道,这一带受灾惨重。开封府尹包拯前来放赈,便把鼓子秧歌带来传给了当地百姓。商河一带还传说:很久以前,黄河水患,河南西部的灾民逃荒到渤海湾,当第一次收获时,人们情不自禁地拿起面箩、木棒、雨伞,相继起舞。以后每年就用此舞欢庆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而鼓子秧歌的动作很奔放,情绪也很激昂。在鼓子秧歌的发展中,由于受到宗法观念的影响,由原来的自娱性舞蹈逐步向祭祀性舞蹈过渡。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百姓们便列队到本村祠堂、寺庙前悼念父老先人,这使鼓子秧歌又具有节奏缓慢、气质敦厚、动作稳健的特点。
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最早由歌、舞、丑3种要素构成,是民间社火的一种。其人物有伞、鼓、棒、花4种。伞,男性分五伞和花伞两种,丑伞为老年人打扮,花伞为青年人打扮。鼓,青壮年角色,武生打扮。棒,男性少年。花,女性,身穿长裙短袄,梳一条长辫。这四种角色各有特色:伞奔放,鼓粗壮,棒敏捷,花流畅。现在流传的《鼓子秧歌》,则是比较完整的纯舞形式,参加舞蹈的人数,最少60人,最多可达几百人。
角色分内角、外角两种,内角有伞、鼓子棒槌、腊花4种;伞又有绸伞、花伞之分,是秧歌中的指挥者和领舞者,他左手握(或腰插或肩扛)平顶圆形彩色伞,右手执牛胯骨或串铃。鼓子左手握扁圆形手鼓,右手执长条鼓槌。棒槌双手各握一根木棒,腊花双手各拿长条彩巾。外角所扮角色因人因地而异,如赃官、丑婆、傻小憨妮、渔夫、公子、和尚等,还有的把《锢漏挑》、《货郎担》、《小车》、《旱船》、《跑驴》等民间舞蹈形式掺杂其中,作为拾漏补缺、插科打诨的形式,这种表演常常是随意、即兴的。
演出顺序常分为祭祖拜神、进街行程、跑场子、表演唱四部分。随着社会变化和时间的推移,祭祖和演唱部分已逐渐消失,主要是第二和第三部分。行程是列队行进的舞蹈,跑场是舞蹈表演的主体部分,又分文场、武场、文武场3种。如“龙凤呈祥”、“力杀四门”、“相公帽”、“八卦连环阵”等几百种之多。场图取材广泛,形象生动,线条流畅,方圆对称,结构严谨,每个场图均是一幅精美秀丽的图案,给人以古朴圆润的美感。鼓子秧歌的动作和步伐,是表现人物,体现场图的主要手段,由于角色和道具的不同,以及艺人们的生活习性、艺术素质、性格特征的差异,自然形成了鼓子秧歌语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用当地艺人们的话讲就是:“一个村一个样,一个人一个样。”但是,动作不一样,而动律却相同,即颠颤、划圆、扑蹲、跳窜,贯穿在每个角色的动作之中,同时这些动律特点,只有在奔驰的跑场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所以,鼓子秧歌突出的特点是“跑”,而不是扭。
鼓子秧歌的艺术风格,是在黄河传统文化的浸润,鲁北自然环境的陶冶下形成的,因而具有华夏古风与北方的艺术格调。当地群众强壮的体魄,刚毅的性格与所使用的道具融汇成磅礴的气势,形成英武矫健的形象和特有的风格韵律,充分显示出山东好汉的英雄气概。
鲁北地区自古以来地瘠民贫,战乱频繁,艰苦的生活条件使当地群众经受了磨练,培养了吃苦耐劳、耿直、不畏强暴的性格,练就了强壮的体魄与惊人的耐力。商河、惠民靠近河北擅长武术的沧县与杂技之乡的吴桥,武术与杂技的影响,也增强了鼓子秧歌表演的尚武精神,丰富了他们的表演技艺。
鼓子秧歌在鲁北地区流传极广,各村都有几十人以上的秧歌队与富有经验的“秧歌博士”,每年村际间的秧歌竞演与技艺较量,既促进了它的发展,又在竞争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一般说,惠民地区的鼓子秧歌比较古朴、沉着,动律也较缓慢;商河地区则大方、有力、比较豪迈。在伞的运用上商河喜欢高架,惠民喜欢低架,棒与花也都各有所长。
标签: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