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scroll down

【黄河艺术】有地无天的杖头木偶


发布时间:

2020-06-03

【黄河艺术】有地无天的杖头木偶

【黄河艺术】有地无天的杖头木偶

 

杖头木偶在民间俗称“肘葫芦”,山西叫:“肘偶”,还有一些地方叫“肘娃娃”、“泥头子”或“木疙瘩戏”。在北方方言中,把“举起来”的“举”说成“肘”,因为杖头木偶是由艺人把偶人举起来,使其出于帐外进行表演,所以便有了“肘娃娃”、“肘偶”的叫法。据说偶头最初是用瓜葫芦画上人的眉眼来表演,后来虽然改为用木头雕刻(或用纸壳造型),但仍不失原始的葫芦形状,所以便叫做“肘葫芦”了。有些地方是用泥做成偶头,或用整块木头雕成偶头,根据制作偶头的材料起名,于是称为“泥头子”或“木疙瘩戏"。

 

 

杖头木偶的构造,黄河流域各省和全国其他地方大体相似,高低约55厘米至70厘米,主要角色和副角、杂角在高低上略有区别。但无论何种角色的偶人,操纵用的杆(即“杖”)均为三根。整个偶人分为两大部分:头部(眼、耳、口、鼻)和四肢。偶人的眼睛可以通过机关上下转动,但不能如活人那样左右移动。生角、旦角和杂角,其眼珠的构造是一个类型,在木偶脑壳上留下一个死的眼眶,里面再放上一个活动的眼珠带上眼皮,用线一拉偶人的眼就闭上了,拉线放松,又成了睁眼状态。

 

 

大戏中的净角在演唱时常常有“怒目圆睁”的表情,所以艺人在操纵偶人中的净角时也竭力创造这种效果。眼眶同样是死的,但只有眼珠上下活动,不带眼皮。表演中只需把绳子一拉一放便可以使眼珠上翻下瞪了。

 

 

杖头木偶的偶人中只有丑角的嘴巴可以动。说是“口”动,其实是“下巴”在动。下嘴唇连带下巴壳做成带轴的,表演时不用线拉,肘杖杆的人只须上下微动,由于重力作用,装在下巴壳上的轴便转动起来,观众看起来似乎口在张闭,可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当丑角道白时,口在时快时慢地张闭,好似在说话。观众听着演员的念白,看着木偶的嘴在动,宛如在欣赏双簧表演,感到十分有趣。丑角的脸谱本身就可使人发笑,再加上口一张一咧,更使人感到滑稽可笑,喜剧效果更浓。

 

 

四肢部分包括臂、手、腿。

 

臂:凡是人们日常生活里的伸直、举起、放下、打斗、拿取等动作,杖头木偶均可模拟,但受到木偶结构的限制,不可能像活人那样灵活自如。上举、平伸都还可以较为逼真,但下垂就觉得生硬。本来在木偶出场和不需要动作时,手臂就应下垂,但因为两根操纵手臂的杆不能完全拉下,所以偶人只能做出相近于跑步时抱肘的姿势,就算是下垂了。

 

 

手:大都是定型的,刻成握拳形,拳中间挖空成洞,手指则不能伸直。在表演中,拳形比手掌展开显得好看有力,且可以插人刀、枪、剑、戟,做出担、挑、砍等动作,十分方便。

 

 

腿:杖头木偶由于表演者在下面,把偶人举到帐上表演,所以一般的不安腿,也尽量减少用腿的动作。但是在演出时,常常可以见到须生、武生、毛净之类的人物做“上马势”,须生、小生等角色“亮靴子底”。这种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偶人仍然没有安上腿,而是艺人用自己的胳膊或用木棒,裹上黑色或其他颜色的布,权充偶人的裤子,末端套上小靴子搭在台口,再做出上马势或亮出靴子底。由于动作娴熟,配合得当,故而显得天衣无缝,不露破绽,使观众误以为真,大为惊叹。

 

 

杖头木偶的表演对演员的身段功夫要求极严。要使偶人做出某种姿势,演员在帐下亦要做出相应的姿势,而且自始至终满台子跑,劳动量非常大,所以不少地方把“杖头木偶”叫做“跑台子”。

 

 

标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