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协常委、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凝练具有时代特色的“山西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
2021-01-26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自古有“表里山河”之称,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在2021年山西省“两会”期间,山西省政协常委、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做客新华访谈时表示,山西省文旅厅将不断面向市场推出一批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打造“不是处处有景点,但是处处有景色;不是处处有设施,但是处处有服务”的新体验。 2021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在这方面山西省文旅厅有什么规划? “把康养产业培育成为山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山西在持续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以康养拉动全域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山西地理环境适宜,气候宜人宜居,药食同源多样,是著名的“小杂粮王国”,同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都为康养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十四五”期间,山西将以打造千亿级产业为目标,围绕康养、美食、旅游等重点领域,推动医疗、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把康养产业培育成为山西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 依托山西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宜居的自然禀赋,我们正在规划建设百余处森林康养基地。山西的党参、连翘、黄芪等道地中药材分布广泛,我们将依托山西中医药养生优势,打造药膳康养。同时,我们将以乡村为载体结合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俗风情,建设乡村民宿,打造乡村康养,让游客在“体验慢生活,寻找老时光”中真正地养身、养心、养生。 2020年,山西启动了“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围绕这项重点工作,山西省文旅厅有哪些举措?下一步将如何推进? “以厚重的文化内涵为旅游赋能。” “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上下,各地市各部门形成联动。在深度解读宣传,营造气氛,提高认知度、知名度,扩大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们出台了“游山西·读历史”的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把“游山西就是读历史”作为实现文旅融合的重要路径,抓好资源梳理、文化解读、传播推广、市场营销等工作,以厚重的文化内涵为旅游赋能。 在内容构建上,采取知名专家、现代传媒、创意活动、线下互动四位一体解读方式,深入挖掘、弘扬山西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建立由省内外专家组成的“游山西·读历史”专家组,围绕“九游九读”进行全面解读,讲活山西文化,讲好山西故事,在全国形成非常好的效果。 在产品上,全省上下以游山西读历史“九游九读”为路径,梳理完善提升自己的旅游产品。全省高等级景区和文物试点单位面向市场推出一批旅游新产品、新业态,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游读体验。五台山景区大规模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促进核心景区非核心功能外迁,构建大五台山的发展格局;云冈石窟积极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开展3D打印等比例洞窟“行走世界”活动;平遥古城深挖晋商文化、镖局文化和非遗文化,策划推出了“游山西·读历史畅游平遥”系列活动。 在宣传上,通过全天候、多渠道、大范围、多形式的宣传推广,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游山西·读历史”热潮,我们举办了“主流媒体山西行”“知名作家看山西”等活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要把山西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文化集中包装,集中打造升级,集中进行推介,结合全域旅游创建活动将“不是处处有景点,但是处处有景色。不是处处有设施,但是处处有服务”落实下去。 我们还将围绕扩增量、提质量、丰内涵、优服务的目标,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全行业服务配套完善、质量水平提升,努力推动旅游友好型环境建设,让游客来到山西以后,有美好的体验。 黄河之魂在山西。为推动 保护传承弘扬,山西省文旅部门有哪些举措,体现哪些担当? “促进 繁荣兴盛,推动文旅产业升级。”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山西提出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战略决策部署,以“黄河之魂在山西”为代表,促进 繁荣兴盛,推动文旅产业升级。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逐步构建 保护、传承、弘扬政策支撑体系。以山西黄河流域为主干,相继出台《山西省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一系列政策规划并逐步落地实施,为 保护、传承、弘扬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不断创新非遗保护模式路径,全面加强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护好文化根脉。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支持沿黄地区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持续推进传统戏曲振兴工程,启动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黄河流域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非遗“六进”和活态传承,加速传承队伍建设和传承人培养。 三是挖掘 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陆续创作推出《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等一系列黄河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举办一系列巡展等创作展览活动,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讲述“黄河故事”。 四是发挥旅游载体作用。规划布局全长4131公里的“黄河1号”旅游公路,建设黄河1号“0km”标志文化驿站,以“黄河1号”旅游公路为轴,将沿黄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连接,着力构筑“城景通、景景通”一张网格局。 五是做强做优文化旅游节庆品牌。连续6年举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举办两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尤其是2020年9月20日在山西临汾举办“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活动,打响了“中国根·黄河魂”文旅品牌。与此同时,策划举办尧都文化旅游节、关公文化旅游节、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活动,充分展现山西 的独特魅力,成为擦亮山西 品牌的靓丽名片。 我们将加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投入,推进黄河一号国家旅游专用公路综合体项目建设。重点打造壶口瀑布、乾坤湾、碛口古渡口等牵引性、标志性品牌项目。创意创新以“ ”为主题的特色文创产品,改造提升非遗传习所和展示基地,凝练具有时代特色的“山西文化记忆”,在加快推进山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 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中体现山西担当。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自古有“表里山河”之称,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在2021年山西省“两会”期间,山西省政协常委、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做客新华访谈时表示,山西省文旅厅将不断面向市场推出一批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打造“不是处处有景点,但是处处有景色;不是处处有设施,但是处处有服务”的新体验。
2021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在这方面山西省文旅厅有什么规划?
“把康养产业培育成为山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山西在持续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以康养拉动全域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山西地理环境适宜,气候宜人宜居,药食同源多样,是著名的“小杂粮王国”,同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都为康养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十四五”期间,山西将以打造千亿级产业为目标,围绕康养、美食、旅游等重点领域,推动医疗、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把康养产业培育成为山西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
依托山西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宜居的自然禀赋,我们正在规划建设百余处森林康养基地。山西的党参、连翘、黄芪等道地中药材分布广泛,我们将依托山西中医药养生优势,打造药膳康养。同时,我们将以乡村为载体结合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俗风情,建设乡村民宿,打造乡村康养,让游客在“体验慢生活,寻找老时光”中真正地养身、养心、养生。
2020年,山西启动了“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围绕这项重点工作,山西省文旅厅有哪些举措?下一步将如何推进?
“以厚重的文化内涵为旅游赋能。”
“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上下,各地市各部门形成联动。在深度解读宣传,营造气氛,提高认知度、知名度,扩大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们出台了“游山西·读历史”的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把“游山西就是读历史”作为实现文旅融合的重要路径,抓好资源梳理、文化解读、传播推广、市场营销等工作,以厚重的文化内涵为旅游赋能。
在内容构建上,采取知名专家、现代传媒、创意活动、线下互动四位一体解读方式,深入挖掘、弘扬山西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建立由省内外专家组成的“游山西·读历史”专家组,围绕“九游九读”进行全面解读,讲活山西文化,讲好山西故事,在全国形成非常好的效果。
在产品上,全省上下以游山西读历史“九游九读”为路径,梳理完善提升自己的旅游产品。全省高等级景区和文物试点单位面向市场推出一批旅游新产品、新业态,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游读体验。五台山景区大规模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促进核心景区非核心功能外迁,构建大五台山的发展格局;云冈石窟积极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开展3D打印等比例洞窟“行走世界”活动;平遥古城深挖晋商文化、镖局文化和非遗文化,策划推出了“游山西·读历史畅游平遥”系列活动。
在宣传上,通过全天候、多渠道、大范围、多形式的宣传推广,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游山西·读历史”热潮,我们举办了“主流媒体山西行”“知名作家看山西”等活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要把山西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文化集中包装,集中打造升级,集中进行推介,结合全域旅游创建活动将“不是处处有景点,但是处处有景色。不是处处有设施,但是处处有服务”落实下去。
我们还将围绕扩增量、提质量、丰内涵、优服务的目标,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全行业服务配套完善、质量水平提升,努力推动旅游友好型环境建设,让游客来到山西以后,有美好的体验。
黄河之魂在山西。为推动 保护传承弘扬,山西省文旅部门有哪些举措,体现哪些担当?
“促进 繁荣兴盛,推动文旅产业升级。”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山西提出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战略决策部署,以“黄河之魂在山西”为代表,促进 繁荣兴盛,推动文旅产业升级。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逐步构建 保护、传承、弘扬政策支撑体系。以山西黄河流域为主干,相继出台《山西省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一系列政策规划并逐步落地实施,为 保护、传承、弘扬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不断创新非遗保护模式路径,全面加强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护好文化根脉。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支持沿黄地区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持续推进传统戏曲振兴工程,启动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黄河流域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非遗“六进”和活态传承,加速传承队伍建设和传承人培养。
三是挖掘 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陆续创作推出《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等一系列黄河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举办一系列巡展等创作展览活动,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讲述“黄河故事”。
四是发挥旅游载体作用。规划布局全长4131公里的“黄河1号”旅游公路,建设黄河1号“0km”标志文化驿站,以“黄河1号”旅游公路为轴,将沿黄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连接,着力构筑“城景通、景景通”一张网格局。
五是做强做优文化旅游节庆品牌。连续6年举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举办两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尤其是2020年9月20日在山西临汾举办“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活动,打响了“中国根·黄河魂”文旅品牌。与此同时,策划举办尧都文化旅游节、关公文化旅游节、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活动,充分展现山西 的独特魅力,成为擦亮山西 品牌的靓丽名片。
我们将加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投入,推进黄河一号国家旅游专用公路综合体项目建设。重点打造壶口瀑布、乾坤湾、碛口古渡口等牵引性、标志性品牌项目。创意创新以“ ”为主题的特色文创产品,改造提升非遗传习所和展示基地,凝练具有时代特色的“山西文化记忆”,在加快推进山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 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中体现山西担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