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抉微黄河岸 ——《大河钩沉—山东黄河水文化遗产辑录》诞生记
发布时间:
2021-02-02
在大河中钩沉辑佚,于遗迹间爬罗剔抉。历时近两年,山东黄河河务局用坚实的步伐、踏实的作风、执着的精神,遍寻黄河两岸,将散落黄河两岸的黄河水文化遗产,串珠成链,连缀成一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文化之旅,在《大河钩沉—山东黄河水文化遗产辑录》一书中铺衍开来。 伊始:建设文化黄河 礼乐出齐鲁,黄河入海流。地处黄河最下游,山东沿黄人民在治理开发黄河的历史中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黄河流域发展提供了文明滋养,注入了文化活力。 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高度重视 保护传承工作,尤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后,第一时间将其纳入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总体方案,坚持高位谋划、深度调研、三级联动,强化专班配备,多次调度推进。2019年和2020年,山东河务局相继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山东 建设的意见》和《山东 保护传承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提出了以打造文化建设核心点、遗产保护线、文化传承线、文明建设线为总目标,构建山东 保护传承体系、打造文化黄河的战略部署,在两年的工作会议上,均对整理保护山东 遗产进行了全方位安排。要求以编辑出版《大河钩沉—山东黄河水文化遗产辑录》为重要抓手,加强对山东 遗产的挖掘整理、修缮保护、资源整合和统筹研究,着力打造文化遗产保护线,保护好 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延续 血脉。 钩沉:探寻文化遗产 引一缕文化之光穿透千百年历史照进现代文明,组一支探寻之队走过沿黄两岸遗址遗迹,怀着一种信念,守着一份坚持,一场探寻之旅,拉开了山东黄河水文化遗产挖掘工作的序幕。 2019年3月,编辑出版《大河钩沉—山东黄河水文化遗产辑录》提上日程。山东河务局组织文化遗产调研指导组,历时两个月,深入沿黄各市县现场勘察文化遗产,寻访知情人,初步探摸山东 遗产留存现状。组建了图书编辑专班,负责图书组稿编辑工作,拟定选题,确定图书编写大纲,锁定素材选择范围,在全局范围内征集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的黄河水文化遗产案例。聘任90名文化研究骨干,充实了山东 队伍力量,调动了干部职工在文化研究方面的积极性,为水文化遗产辑录的编写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这场文化之旅的探寻中,上下一心,形成合力,一处处感人的场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绘成一幅文化遗产长卷在山东黄河徐徐展开。 一身身迷彩服交相呼应,和着打草机的轰鸣声,草屑飞舞,这是莘县黄河河务局组织年轻党员对秦皇堤遗址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和保护。在撰写“金堤21号永久水准基点”文稿时,莘县河务局的编写人员多方咨询,几经周折,最终在黄河档案馆查阅到相关资料。 指导组现场察看北金堤水准基点 5个小组,22个人,大部分是90后,奔赴在梁山县的各个文化遗产遗迹地点,进行搜集整理,这是梁山管理局对 遗产保护工作最有力的诠释。 刘策源,对 研究极其热衷,仅滨州黄河范围内的文化遗产稿件就写了几十篇,他在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坚持实地考察,广泛查阅资料,请教地方史志部门专家,尽力还原历史、记录历史。 毕经涛,手拿一个写满聊城 遗迹的清单,背上相机,一次又一次骑上自行车,奔行于闹市,努力对文化古迹进行探寻,他为了给古楼留下最完美的“小相”,一天中清晨、正午、黄昏、晚霞时4次登上城楼。“骄阳下衣衫拧出水,下雨天泥点沾满身”是他奔波的真实写照。 刘性泉,主要负责东平湖管理局辖区内的 遗产稿件撰写及组织策划,对各单位上报的37篇初稿进行了3遍以上的修订校核。针对存疑问题,他以严谨治学的态度,细心查阅各种史料,精心搜寻原始记载,虚心请教业内专家,用心考证,比对去伪,只为确保稿件的真实性和高质量。 郭晓东,为还原素材的历史脉络,挖掘文化内涵,在黄河训令、碑刻解读方面,专门拜访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馆长王术青,了解出处、来历以及背后的故事;请教地方文化部门的专家对稿件进行指导和修改,确保资料的真实性。 “你好,请你再核实下这个地方的内容吧。”“好,你稍等下,我目前正在休产假,马上跟办公室的同事联系......”, 这是编审人员与济南河务局李铭的对话。无论身在何方、何时、何地,一问到文化遗产这个事,都会全力以赴。 被保护安置的马氏父子治河功德碑 档案是历史的记录者、见证者、书写者,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山东河务局办公室闫训立在档案资料的查询中做了大量工作,不仅自己挖掘史料进行撰写文章,还为其他文章提供准确的史料。 在对文化遗产进行摸底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散落在民间村庄与治黄有关的碑刻,具有重要的文物和文献价值,因缺乏保护,已遭破坏或深埋土中。为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调研指导组人员与当地村民协商,收集起来,选取特定位置进行建亭保护。东平十里堡段公治黄功德碑、苏泗庄马氏父子功德碑均是在此次调查过程中被发现,已被妥善保护和安置。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在这场文化遗产探寻的征程中,山东黄河有400余人参与,秉承知行合一,在沿黄两岸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这幅文化遗产长卷上挥毫泼墨。 抉微:挖掘文化内涵 “这本书是山东黄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的名片,我们一定要本着对黄河、对历史、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编辑校核,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向社会呈献一部特色厚重的文化产品”这是主编郭兴平的要求。 一本好书,需要选材精准、内容丰富、形式统一、图文并茂。图书编辑专班先后收到各类稿件300余篇,经初步审核,稿件存在与选题不符、挖掘不深、史料不准确、叙述简单、体例不统一、图片质量不高、缺乏资料性和可读性等一系列问题。为提升稿件质量,山东黄河河务局及时召开图书编写工作推进会,对稿件编写提出新要求,要求编写人员进一步挖掘、充实完善内容,确保稿件质量。对遗漏或者新发现的文化遗产,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及时补充到书稿中,弥补了缺憾。 集中编审修改草稿 主编、副主编切实担负审核责任,对稿件进行分工负责,对每一篇稿件内容认真阅读、仔细修改,梳理出存疑问题,与作者见面座谈交流,面对面点评稿件、商讨具体内容的修改。 图书编辑专班始终把黄河水文化遗产作为主线,先后抽调5名人员,进行集中审稿,夜以继日,逐篇核实内容,逐字逐句修改,一次又一次梳理出需要核实、补充的问题,求证作者、求证史料、求证专家。编审工作前后历经半年之久,编审人员在篇目设置、内容取舍、文字语言等方面狠下功夫,从300余篇稿件中精选出203篇,确保每一篇文章内容丰富、语言流畅、资料详实,具有知识性和可读性。 见微知著,酌古准今。透过一处处黄河水文化遗产,可以管窥波澜壮阔的 ,于抉微中挖掘 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 竣事:打造文化精品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本精品书籍的诞生饱含着所有参与者的浓厚深情和殚智竭力。 书稿清样出来后,分别送山东河务局局领导、 专家、山东大学教授等进行审阅。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增加了黄河故道、治河工器具、防汛技术等10余篇新的文稿,并再次逐篇修改完善,共计修改完善清样稿件6次,厚厚的修改书稿,见证着编审人员的辛苦和心血。期间,副局长王银山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对203篇稿件逐篇进行审核修改,指出了一些治黄业务专业用语不准确等问题,对书稿进行了审定。 图书编辑专班在拟写前言和后记的同时,邀请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群和山东大学教授周峰为本书分别题写了序言。 指导组在梁山管理局与作者座谈交流 “这个成果是齐鲁大地破土而出的一项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编写此书正逢其时,具有特殊意义”这是著名 专家、中国水利作家协会副主席、黄河水利作家协会主席侯全亮研究员对此书的评价。侯全亮在拿到书稿清样时,正抱病在家修养,但看到书稿内容,内心感触颇深,认真审阅书稿,精心指导,并亲自撰写了各章节导言,为本书付梓付出了大量心血。 图书以古黄河地图为主题进行封面设计,呈现出厚重的文化韵味。为了题写书名,主编郭兴平专程赶到北京,拜访年逾九旬的原水利部部长杨振怀同志,恳请老部长为本书题写书名,老部长高兴地说:“你们走在了前列,山东黄河人做事情很认真很仔细”,欣然题写了苍劲有力的“大河钩沉”书名,使本书生辉增色。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2021年1月,这本历时近两年、包含279处文化遗产的《大河钩沉—山东黄河水文化遗产辑录》诞生了。用文字浸润心情,在书香里煮墨光阴,透过散发着墨香、沉甸甸的书籍,能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黄河水文化遗产不止是挂在口头言说的“厚重”,而是正在呈现出古今的辉映交响,诗与远方的携手交融。
在大河中钩沉辑佚,于遗迹间爬罗剔抉。历时近两年,山东黄河河务局用坚实的步伐、踏实的作风、执着的精神,遍寻黄河两岸,将散落黄河两岸的黄河水文化遗产,串珠成链,连缀成一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文化之旅,在《大河钩沉—山东黄河水文化遗产辑录》一书中铺衍开来。
伊始:建设文化黄河
礼乐出齐鲁,黄河入海流。地处黄河最下游,山东沿黄人民在治理开发黄河的历史中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黄河流域发展提供了文明滋养,注入了文化活力。
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高度重视 保护传承工作,尤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后,第一时间将其纳入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总体方案,坚持高位谋划、深度调研、三级联动,强化专班配备,多次调度推进。2019年和2020年,山东河务局相继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山东 建设的意见》和《山东 保护传承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提出了以打造文化建设核心点、遗产保护线、文化传承线、文明建设线为总目标,构建山东 保护传承体系、打造文化黄河的战略部署,在两年的工作会议上,均对整理保护山东 遗产进行了全方位安排。要求以编辑出版《大河钩沉—山东黄河水文化遗产辑录》为重要抓手,加强对山东 遗产的挖掘整理、修缮保护、资源整合和统筹研究,着力打造文化遗产保护线,保护好 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延续 血脉。
钩沉:探寻文化遗产
引一缕文化之光穿透千百年历史照进现代文明,组一支探寻之队走过沿黄两岸遗址遗迹,怀着一种信念,守着一份坚持,一场探寻之旅,拉开了山东黄河水文化遗产挖掘工作的序幕。
2019年3月,编辑出版《大河钩沉—山东黄河水文化遗产辑录》提上日程。山东河务局组织文化遗产调研指导组,历时两个月,深入沿黄各市县现场勘察文化遗产,寻访知情人,初步探摸山东 遗产留存现状。组建了图书编辑专班,负责图书组稿编辑工作,拟定选题,确定图书编写大纲,锁定素材选择范围,在全局范围内征集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的黄河水文化遗产案例。聘任90名文化研究骨干,充实了山东 队伍力量,调动了干部职工在文化研究方面的积极性,为水文化遗产辑录的编写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这场文化之旅的探寻中,上下一心,形成合力,一处处感人的场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绘成一幅文化遗产长卷在山东黄河徐徐展开。
一身身迷彩服交相呼应,和着打草机的轰鸣声,草屑飞舞,这是莘县黄河河务局组织年轻党员对秦皇堤遗址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和保护。在撰写“金堤21号永久水准基点”文稿时,莘县河务局的编写人员多方咨询,几经周折,最终在黄河档案馆查阅到相关资料。
指导组现场察看北金堤水准基点
5个小组,22个人,大部分是90后,奔赴在梁山县的各个文化遗产遗迹地点,进行搜集整理,这是梁山管理局对 遗产保护工作最有力的诠释。
刘策源,对 研究极其热衷,仅滨州黄河范围内的文化遗产稿件就写了几十篇,他在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坚持实地考察,广泛查阅资料,请教地方史志部门专家,尽力还原历史、记录历史。
毕经涛,手拿一个写满聊城 遗迹的清单,背上相机,一次又一次骑上自行车,奔行于闹市,努力对文化古迹进行探寻,他为了给古楼留下最完美的“小相”,一天中清晨、正午、黄昏、晚霞时4次登上城楼。“骄阳下衣衫拧出水,下雨天泥点沾满身”是他奔波的真实写照。
刘性泉,主要负责东平湖管理局辖区内的 遗产稿件撰写及组织策划,对各单位上报的37篇初稿进行了3遍以上的修订校核。针对存疑问题,他以严谨治学的态度,细心查阅各种史料,精心搜寻原始记载,虚心请教业内专家,用心考证,比对去伪,只为确保稿件的真实性和高质量。
郭晓东,为还原素材的历史脉络,挖掘文化内涵,在黄河训令、碑刻解读方面,专门拜访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馆长王术青,了解出处、来历以及背后的故事;请教地方文化部门的专家对稿件进行指导和修改,确保资料的真实性。
“你好,请你再核实下这个地方的内容吧。”“好,你稍等下,我目前正在休产假,马上跟办公室的同事联系......”,
这是编审人员与济南河务局李铭的对话。无论身在何方、何时、何地,一问到文化遗产这个事,都会全力以赴。
被保护安置的马氏父子治河功德碑
档案是历史的记录者、见证者、书写者,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山东河务局办公室闫训立在档案资料的查询中做了大量工作,不仅自己挖掘史料进行撰写文章,还为其他文章提供准确的史料。
在对文化遗产进行摸底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散落在民间村庄与治黄有关的碑刻,具有重要的文物和文献价值,因缺乏保护,已遭破坏或深埋土中。为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调研指导组人员与当地村民协商,收集起来,选取特定位置进行建亭保护。东平十里堡段公治黄功德碑、苏泗庄马氏父子功德碑均是在此次调查过程中被发现,已被妥善保护和安置。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在这场文化遗产探寻的征程中,山东黄河有400余人参与,秉承知行合一,在沿黄两岸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这幅文化遗产长卷上挥毫泼墨。
抉微:挖掘文化内涵
“这本书是山东黄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的名片,我们一定要本着对黄河、对历史、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编辑校核,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向社会呈献一部特色厚重的文化产品”这是主编郭兴平的要求。
一本好书,需要选材精准、内容丰富、形式统一、图文并茂。图书编辑专班先后收到各类稿件300余篇,经初步审核,稿件存在与选题不符、挖掘不深、史料不准确、叙述简单、体例不统一、图片质量不高、缺乏资料性和可读性等一系列问题。为提升稿件质量,山东黄河河务局及时召开图书编写工作推进会,对稿件编写提出新要求,要求编写人员进一步挖掘、充实完善内容,确保稿件质量。对遗漏或者新发现的文化遗产,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及时补充到书稿中,弥补了缺憾。
集中编审修改草稿
主编、副主编切实担负审核责任,对稿件进行分工负责,对每一篇稿件内容认真阅读、仔细修改,梳理出存疑问题,与作者见面座谈交流,面对面点评稿件、商讨具体内容的修改。
图书编辑专班始终把黄河水文化遗产作为主线,先后抽调5名人员,进行集中审稿,夜以继日,逐篇核实内容,逐字逐句修改,一次又一次梳理出需要核实、补充的问题,求证作者、求证史料、求证专家。编审工作前后历经半年之久,编审人员在篇目设置、内容取舍、文字语言等方面狠下功夫,从300余篇稿件中精选出203篇,确保每一篇文章内容丰富、语言流畅、资料详实,具有知识性和可读性。
见微知著,酌古准今。透过一处处黄河水文化遗产,可以管窥波澜壮阔的 ,于抉微中挖掘 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
竣事:打造文化精品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本精品书籍的诞生饱含着所有参与者的浓厚深情和殚智竭力。
书稿清样出来后,分别送山东河务局局领导、 专家、山东大学教授等进行审阅。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增加了黄河故道、治河工器具、防汛技术等10余篇新的文稿,并再次逐篇修改完善,共计修改完善清样稿件6次,厚厚的修改书稿,见证着编审人员的辛苦和心血。期间,副局长王银山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对203篇稿件逐篇进行审核修改,指出了一些治黄业务专业用语不准确等问题,对书稿进行了审定。
图书编辑专班在拟写前言和后记的同时,邀请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群和山东大学教授周峰为本书分别题写了序言。
指导组在梁山管理局与作者座谈交流
“这个成果是齐鲁大地破土而出的一项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编写此书正逢其时,具有特殊意义”这是著名 专家、中国水利作家协会副主席、黄河水利作家协会主席侯全亮研究员对此书的评价。侯全亮在拿到书稿清样时,正抱病在家修养,但看到书稿内容,内心感触颇深,认真审阅书稿,精心指导,并亲自撰写了各章节导言,为本书付梓付出了大量心血。
图书以古黄河地图为主题进行封面设计,呈现出厚重的文化韵味。为了题写书名,主编郭兴平专程赶到北京,拜访年逾九旬的原水利部部长杨振怀同志,恳请老部长为本书题写书名,老部长高兴地说:“你们走在了前列,山东黄河人做事情很认真很仔细”,欣然题写了苍劲有力的“大河钩沉”书名,使本书生辉增色。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2021年1月,这本历时近两年、包含279处文化遗产的《大河钩沉—山东黄河水文化遗产辑录》诞生了。用文字浸润心情,在书香里煮墨光阴,透过散发着墨香、沉甸甸的书籍,能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黄河水文化遗产不止是挂在口头言说的“厚重”,而是正在呈现出古今的辉映交响,诗与远方的携手交融。
标签: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