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河喷薄育新星——在黄河三角洲讲述黄河故事(十一)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学府街华宇百花谷D座906室

电话: ‭186-3437-0215‬

电话: ‭185-3683-0215‬

E-mail: 3362757492@qq.com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大河喷薄育新星——在黄河三角洲讲述黄河故事(十一)

浏览量

东营市的治河方略

孰 非

 

这条孕育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明的大河啊,既温柔多情又桀骜难驯。黄河的这种双重性格在奔入大海时体现得最为充分:它年均挟带16亿吨富含有机质的泥沙来到这里,每年在入海口新造土地数万亩馈赠给人类;然而它又在差不多每十年的时间将巨大的身躯在海口滚动一次,从而又将她的馈赠毁去大半。几千年来,它以巨大的挑战刺激着人类,等待着势均力敌的应战来临。

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人,终于拥有了攻克这一世纪难题的意志与能力。在黄河入海的山东省东营市,这条强力甩尾摆动的万古巨龙第一次被锁住了“龙尾”!

这得益于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因为这里已有了全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随之拥有了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和现代通讯系统,门类齐全的工业,农、林、牧、渔业基地都获得空前的发展,一项被称为“跨世纪工程”的现代化建设热潮正在黄河三角洲兴起,尽管那时“利津县四段”以下的黄河治理尚未列入国家计划,但是这里已容不得人们谈之色变的黄河继续决口摆动和肆虐横行!胜利油田和东营市早已调动专业队伍部署了黄河口治理的战役。

1986-1996的十年间,连任东营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李殿魁采取了两项战略措施稳定黄河口入海流路。

第一项是积极申报国内、国际最高端科研机构的攻关课题,重在掌握黄河口演变规律和决定性工程治理技术,从而抢占黄河口治理的理论高地。为此,在东营市经济研究中心建立“黄河口泥沙研究所”,广泛联系国内外治水大家,积极申报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邀请国家部委级领导和国际大腕级专家视察勘测黄河三角洲。不久,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增列专题《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UNDP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国际无偿援助项目两大重要科研行动获得支持并同时展开。 

 

1993年10月5日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在市委书记李殿魁陪同下视察黄河口

 

1994年4月8日,UNDP驻华代表处代表亚瑟•贺尔康在市委书记李殿魁陪同下考察黄河三角洲

 

第二项战略措施是在重大科研项目的引领下,争取黄河部门的支持,同步安排实施黄河治理和流路稳定的重点工程,推进治河实践不断深入并凝练为根本性治河方略。

治河界的专家有一个共识:就是黄河为患的根本原因,几乎都归于它的“水少沙多”。因其“水少”动力弱,黄河自西向东一路把大量泥沙沉积在河道中,成为一条悬河;因其“沙多”易堆积,水越往下流,阻力越大,到了河道比降更加平缓的下游地区就越容易发生决口改道。来到入海口时,由于海水侵蚀陆地基准面,河道比降倒置,水流携沙力锐减,大量泥沙沉为拦门沙障,越积越大,河道失去输水输沙能力,于是黄河便借助洪水另寻他径入海。新河道再次重复“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演变规律,并被人称之为“铁律”。

但是细观中国的治黄史,有关治理河口的记载却又非常稀少,唯一重要的一次,是清末重臣李鸿章向清廷写出奏疏《黄河大治办法十条》,清政府采纳后拟“先发帑百万”以“加修两岸堤埝,疏通海口尾闾”,但终因“义和团事起”而被迫终止。黄河改道山东后,整个民国时期荒漫失治、河口迁徙不止。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治河部门长期未将河口段治理纳入整体治黄规划,黄河口一直处于“任其摆动漫流”状态。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在黄河入海口处的大陆架下发现了储量千亿吨以上的石油资源,从此开发石油和治理河口的双重课题,不容回避地摆上突出位置。能否固住河口、止住“龙摆尾”,成为能否在我国再建一个能源基地、拉动国民经济振兴的兴国大计。

1988年,黄河照例又到了它新一轮的摆动期,12年前的人工改道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一年黄河洪水来势格外汹涌,连续推起8次洪峰,第8次洪峰达到每秒5800立方米。有关部门再次下令决堤向北汊泄水,三角洲上的治黄人却力排众议,为保护年产500万吨的孤东油田,坚批破坝泄水不可取,因为“气可鼓而不可泄”,水亦如是。一旦决溢之后,洪水攻沙、涮深河道的功效将不复存在,并将扩大受害面积!

于是东营市市长李殿魁亲临治河现场,率领治河部门及数千民工,置艰危于度外,开动数十台推土机坚守黄河北岸堤坝,迫令汹涌黄河维持原河道入海。现场的观察使他大喜过望:黄河主流窜奔跳跃虽比堤临高出近2米,但是奔腾的洪峰终于以其巨大的水动力揭起河底泥沙、切深了河道。该年度计发生8次洪峰,其中第7次洪峰流量达到5600立方米/秒,河口水位反比第一次洪峰流量2800立方米/秒时的最高水位降低了0.13米!

由此“大水出好河”的治黄谚语得了强力验证!黄河堤坝保住了,清水沟入海流路经受住了连续洪峰的考验。治黄人进一步看到了治理河口的正确方向,“河口可治”的大门向他们正式开启!

 

李殿魁与东营河务工作者一起观察黄河溢洪区

 

于是李殿魁协调各方,在黄河口治理中采取了“政府出政策,油田出资金,黄河管理部门出方案”的办法,通过紧张严谨的工程试验,取得了可书之史册的经典事功:

一是工程导流。多年的实践证明,黄河入海流量达到3000以上,输沙比大于一,河床呈冲刷状态;3000个流量以下,输沙比小于一,河床呈淤积趋势。淤则堵,堵则改。在自然漫流的情况下,平均约10年改道一次。这就是所谓黄河尾闾自然摆动改道的规律。为破解这一恶律,治河人采取工程措施,控制水沙漫流,堵截沟汊,治乱归一,在黄河口前沿建筑导流堤束水攻沙、刷深河槽,以保证黄河流路单一顺直入海。4年中共堵截较大支流汊沟20多条,收到了强化主干、攻沙入海的明显效果。

二是疏浚破门。造成主干堵塞、形成分支漫流入海的主要原因,是在河口前端不断形成的拦门沙阻挡了水势,河流被拦门沙堵塞后必向两端摆动从而极易改道他徙。为使河口畅通、河道稳定,就必须及时打开拦门沙。几年来,东营市及治河部门利用船刺、拖淤、射流冲沙、定向爆破等多种方法,对河口拦门沙进行了疏浚,削掉河道红泥嘴1200米,清除河道阻水障碍3处共计3.4平方公里,保证了河口畅通。改变了黄河凌汛期“先封河口 、再封上游、壅水出险”的结冰规律,使其多年来再未发生凌汛灾害。1989年底,一艘运载大型石油设备的拖轮从天津港海区经河口穿过已打开的拦门沙河段,驶入黄河下游航道,直抵中原油田,实现了黄河历史上的第一例重型工业设施的海河联运。

 

在黄河河口实施疏浚破门工程

 

三是巧用潮汐。河流泥沙输入深海的数量与潮汐和海流的状态关系极大。这点早已为美国密西西比河成功的治理经验所证明,我们的实践又一次证明充分借用潮汐力是非常有效的输沙措施。据统计,在自然状态下,一般输入深海的沙量占来沙量的27-29%,而东营治河人采取的巧用潮汐工程措施,使入海泥沙量提高到了53%。

四是定向入海。实践证明,黄河入海的流向与河口沿岸海流方向二者构成的角度,对输沙量影响很大,当河流与沿岸流接近垂直时,输沙量最大。因此,东营市在修建控导工程和导流堤时,有意识地控制、引导黄河入海流向,使其按照最佳角度切入大海,从而提高了输沙能力,减少了河床淤积。4年中,共修建控导工程2100米,修筑导流堤18.7公里,基本上保证了黄河主流按照与潮汐流垂直的方向“定向入海”。四项工程的系统施治获得了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的肯定。取得了“河口畅、下游顺、全局稳”的治理效果。

李殿魁还从研究治黄的典籍中发现:黄河自公元11年于魏郡决口入漯川故道、改从山东利津入海以来,1000多年中尽管入海流路频繁摆动,但在不断前伸的利津三角洲一带入海却是行河时间最长、流路相对最稳定的区段。何以如此?原来由于受莱州湾与渤海湾涨落潮的相互影响,利津河口位置形成了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的特殊环境,十分有利于向深海输送泥沙。由于现河口即利津古河口的延伸,故形成了最具行河潜力的河口。这也是东营市治理黄河口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1991年11月李鹏总理视察黄河口

 

1991年李鹏总理视察黄河口时高兴地指出:“固住河口,是一大创举”,“山东成功地解决了黄河入海口的河道摆动,保证了胜利油田生产,这是很了不起的”。

 

作者单位:山东 经济发展促进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