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故事】西口古渡看河灯
放河灯在我国是一项流传已久的民俗。因为不曾见过长江上放河灯的记载,所以我想,最壮观的河灯当漂流在黄河里。黄河上的河灯,当以晋陕峡谷中的河曲县为最,只看一回,便终生难忘。
河曲县放河灯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地点在县城西侧的黄河古渡口上。最初放河灯是为敬奉神灵,给在黄河上死去的船工们超度亡魂,到现在已演变为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
全国放河灯的地方有很多,各地河灯制作方法不尽相同。河曲河灯制作精巧,成本不高。先拿红黄粉绿等五颜六色的纸,裁成边长二十五厘米的方块,然后折叠四边,用浆糊粘成方形灯盒。随后将灯盒底部放到热蜡锅里蘸上蜡,取出后趁蜡未凝固再放到沙堆上蘸沙。灯盒底部蘸满蜡和沙,既可以防止灯盒被水泡湿,同时加重了灯盒底座的重量,放到水中不易被风吹翻。另用麻纸卷出长约七厘米的筒状灯捻,底端剪成鹰爪状,再用浆糊粘到灯盒中央。放河灯时,将食用黄油淋到灯捻上,点燃即可下水。正常情况下,一盏灯可以燃烧半个小时左右。早年间一次要放三百六十五盏河灯,而今改为三千六百五十盏,声势非凡。
农历七月,黄土高原秋高气爽,其时的黄河既不像夏季那样暴烈,也不像春季那样纤弱,秋水浩荡,雄浑壮阔,呈现一种慷慨悲凉之势。黄河在河曲这一段由北向南流过,河势相对开阔平缓。河这边是昔日的西口古渡,当年走西口的人就从这里登船出发。走旱路的,先渡河到对岸,然后风餐露宿,紧七天或者慢八天,一直步行到达包头;走水路的,由此乘船逆水拉纤而上,出生入死,闯过一道道鬼门关,殊途同归,最后也到达包头。
西口古渡现在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戏台,是上演二人台《走西口》最理想的地方。古渡对岸是蜿蜒起伏的黄土山梁,不很险峻,但气势宏大。四下里荒无人烟,属内蒙古鄂尔多斯地界。
放河灯在天黑之后进行。当暮色渐起,晚霞消逝时,人们就来来回回从河边一座古庙里往河中一艘装饰考究的大船上搬运河灯。花花绿绿的河灯搬上船,小心安顿好之后,众人又七手八脚在大船两侧竖起几十支待燃的火把。等这些准备工作结束,天也就完全黑下来了。河对岸的黄土山梁淹没在夜色之中,只把高低起伏的乌黑剪影映在西边深蓝的天幕上。脚下的黄河涛声隐隐,站立岸边,但觉阵阵凉气从河面上袭来,夹杂着湿漉漉的泥土腥味,令人沉醉。举目望去,北斗星悬在黄河上空,似乎并不遥远,正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意境。
蓦然,黑暗中一声炮响,古庙下大船上的几十支火把一齐被点燃,船尾的柴油发动机轰然响起。大船载着河灯,开足马力,径直向漆黑的河中心冲去。河风猎猎,吹得满船火把熊熊燃烧,使人想起火烧赤壁时黄盖的火船。
火船冲过中流,再逆水向上行驶一段,到了白天勘查好的地方,下锚将船固定好,放河灯便开始了。
因为离得远,又是黑夜,岸上还没看清河灯如何被点燃,第一盏河灯便从火把丛中轻盈地飞入水中,熠熠闪烁着向下漂来。紧接着第二盏、第三盏,一连串的河灯就飞下了河。红红绿绿的河灯一下水,旋即被流水带走,很自然地排成了一列纵队。从岸上望去,一盏又一盏河灯随水波一起一伏,如一队挑灯夜行的士兵,又如一队秉烛夜游的小精灵。
河灯越放越多,队伍也越拉越长。刚出发时,灯与灯之间是等距有序的,但走着走着便乱了套,仿佛大家耐不住寂寞,又仿佛是怕在茫茫黑夜浩浩长河上过于孤单冷清,于是就三个一组,五个一群,汇聚成了一个又一个小集团。靠近中流的,行得快些;靠近河岸的,走得慢些;还有一些则走着走着悄无声息地就没了踪影,如同一些人静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河灯越放越多,阵势也越来越大,灯影幢幢,几乎布满了河面。灯虽多,但在黑黢黢的黄河上照得并不远,只能照出灯周围那一片片起伏的水波,河水在接连不断地奔流,流进了黑暗之中。
夜色更浓了,两岸的山梁树木都隐入了黑暗之中。渐渐地,四下里弥漫出一种天地洪荒的感觉。一种说不清的神秘与震撼,从大河上升起,直逼人的灵魂深处。再看黄河时,分明觉着已不是大河在奔流,而是岁月在飞驰,天地在奔流。河灯也不是从船上而来,而是从远古而来,从冥冥之中而来。一盏又一盏河灯成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的灵光,明明灭灭地在漆黑的大河上飘荡着,跃动着,在寻觅自己的归宿。整个黄河带着自然、生命、历史、先人等无数说不清的东西,从远古流来,从人的心头上滚滚流过,人被一种肃穆而又神秘的力量所震慑和笼罩,双膝直想跪下来,为这河与灯,为这天和地。
也不知过了多久,河灯全部放完,船上的火把也已熄灭。旷野俱寂,长河有声,人们怔怔地望着漆黑的河面若有所思。突然,河中大船上响起了唢呐声,唢呐声掠着水面传过来,凄厉婉转,如泣如诉,使人本已空落落的一颗心复被这唢呐声揪起,重新跌落到滔滔黄河之中,追随河灯而去.….
外地来看河灯的人,一开始都抱着一种红火热闹的心情而去,待看过之后,就各有各的感受,各有各的想法了。
199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