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旅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味道】红枣、葡萄
【黄河味道】红枣、葡萄
枣树是我国特有的栽培历史最久的果树之一,迄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栽培史。早在《诗经·邶风·鄘风》里就有:“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这里的棘,就是今天所说的枣树。《战国策》中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田,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说明枣的经济价值远在战国时代就引起人们的注意。
红枣还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色、香、形、味俱全的红枣,在我国人民心中是幸福、愉快和吉祥的象征,人们取其谐音“早”,祝愿新婚夫妇早生贵子,同时也用红枣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大抵因为红枣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所以在古代民间传说中有很多靠食枣羽化成仙的故事。
黄河流域是红枣的主要产区,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红枣的食用方法,不仅吃鲜枣,还加工干枣、蜜枣、乌枣,既当粮食,又作药材,民间普遍流行的一则谚语是:“一斗枣,二斗粮,里边还加二斤糖”,形象地道出了红枣的经济价值。黄河流域名枣很多,著名的有甘肃临泽红枣、河西沙枣、山西运城相枣、稷山板枣、河南大枣、山东乐陵金丝小枣。
甘肃临泽,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每当金秋时节,朵朵白云飘在湛蓝色的天空,肥壮的牛羊追逐嬉戏于绿茵茵的草地上,红艳艳、亮晶晶的枣儿挂满枝头,路旁田埂,旷野荒郊,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临泽红枣的特点是个头不大,色艳肉细,含糖量高,无虫蛀,鲜枣吃起来格外香甜。临泽红枣为何这么好?这与它的生长环境关系密切,枣树适应力强,耐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而临泽处于河西走廊中段,是一块四周被沙漠戈壁包围着的绿洲,属温带干旱气候,干燥少雨,温差大,又便于灌溉,为枣树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环境。现在,当地农民对枣树实行科学繁殖,科学管理,使当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枣树王国”。
甘肃河西走廊西部沙漠里出产一种神奇的沙枣,它一枣多色,有红的、黄的、橙的、白的,与众多的沙生草木一起,傲然屹立在风沙前沿,抵御着风沙的袭击,保护着村庄田园、厂矿,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慷慨地为人们奉献出了累累果实。沙枣品种多样,大白沙枣果大肉肥,味甜如蜜,色白为玉;牛奶头大沙枣酸甜可口,色泽绚丽;八卦沙枣形似荷包,果肉厚实....沙枣营养丰富,含有淀粉、蛋白质、粗脂肪等多种成分,被外国专家夸为“中国沙漠珍果”。
山西运城相枣,又称安邑贡枣,产于山西运城市以北的安邑北相镇一带,它的特点是个头大而长圆,色呈褐红色,皮薄核小,肉厚味甜,营养价值高,且经久耐放。在古代,这种枣曾作为贡品,故有“贡枣”之称。据《汉书》记载:“汉武帝诏群臣日,枣味美者莫若安邑御枣”,可见,远在西汉时期,相枣就成为进贡皇帝的珍果了。
山西稷山板枣,素有“枣中皇后”之称,久以“大枣小核,小枣无核”而驰名。相传这种枣是由该县一位名叫段成已的人,在山东当县令时,将当地“金丝小枣”树用马车拉回,经多年精心培育而成。稷山板枣色泽鲜红,肉厚核小,久储而不干涸,不变形,生食甜脆,干后犹香,用酒密封可长久保存,不霉不坏,时隔二、三年掰开之后,犹可拉出三、四寸长的金丝。
山东乐陵是闻名中外的小枣之乡,这里出产的乐陵金丝小枣久负盛名,素有“贡枣”、“枣中之王”的美誉。乐陵金丝小枣的特点是颗粒圆短,多是椭圆和倒卵形,核小、皮薄、肉满,味道甜美,因它含糖量高,掰开半干的红枣,粘连果肉的细丝有如缕缕金丝,闪烁着金灿灿的光泽,故得名“乐陵金丝小枣”。
乐陵小枣中的金丝是怎么来的?民间流传着一则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一对男女青年情投意合,倾心相爱,男的叫甜哥哥,女的叫蜜姐姐。在他们新婚的当晚,当地一位恶棍看中了蜜姐姐如花似月的美貌,强行将她抢走,企图霸占她。蜜姐姐誓死不从,贼心不死的老恶棍就千方百计讨好她,送来山珍海味,绫罗绸缎,以使她回心转意,应允婚事。坚贞的蜜姐姐以死相拒,十五个昼夜,咬紧牙关,滴水未进,临死之前,扯下自己头上的一束青丝,交给送饭的一位老妈妈,说:“请您把青丝转交给甜哥哥....”话没说完,就含怨离开人间。甜哥哥把这束青丝深埋在门前的一棵枣树下,每天浇水,以表示对蜜姐姐恋情。奇异的事情终于出现了,这棵枣树结出的枣子红艳艳亮晶晶,格外迷人,掰开枣子,无数根金丝缠绵不断。因青丝谐音“情思”,人们解释说:“这就是蜜姐姐留给甜哥哥的缕缕青(情)丝(思)”。传说是劳动人民从自己生活实际出发,运用幻想的方式,编织出得充满神奇瑰丽色彩的故事,寄托着人民纯真健美的感情,同时也对金丝枣的来历作了非科学的、形象化的解释。
乐陵金丝小枣栽培历史悠久,据《齐民要术》载,春秋战国时燕将乐毅破齐时,“从燕赍来新种也”,故有“乐氏枣”之称。在乐陵城东北有棵老枣树,名曰“老寿星”,相传隋末农民起义将领罗成曾在此树上拴过马,至今此树犹存。明万历年间新修的《乐陵县志》,对金丝小枣也有多处描述。清乾隆皇帝出巡,路过乐陵,品尝金丝小枣后,大加赞赏,欣然命笔,亲赐“枣王”匾牌,挂于城南杜家一棵枣树上,从此乐陵小枣名声大振。
葡萄本是舶来品,原产地为伊朗,相传西汉时期,张骞出便西域始引入中原。《史记》曰:“大宛以葡萄酿酒.....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还,中国始有。”《齐民要术》卷四也云:“汉武帝使张骞至大宛,取葡萄实,于离宫别馆旁尽种之。”可见,黄河流域葡萄的栽种,是汉族与西域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葡萄品种很多,黄河流域著名的葡萄有山西清徐葡萄、河南民权葡萄山东大泽山葡萄。
清徐葡萄,产于山西清徐县,其特点是皮薄、粒大、糖分高、味道甜,色彩美丽鲜艳。山西属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雨量较少,空气干燥。清徐一带山麓多涌泉,平川地潮湿,边山倾斜平原,背山面水向阳,非常适宜葡萄这种落叶木质藤本的生长繁殖。当地果农们在漫长的农事活动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培育出了几十个优良品种,主要有龙眼、黑鸡心、玫瑰、屏儿等,尤其是屏儿,成熟后可剥去表皮,切成薄片再吃,也可以煎炒,做成下酒的佳肴。每当盛夏或深秋,来到清徐县云梦山脚下,就可看到那一架架长满掌形叶片的葡萄,恰似撑开了一把把绿色的雨伞,把整个山区遮盖得严严实实,难怪人们赞叹道:“边上无处不摇钱,串串葡萄挂满天”。
地处黄河古道的河南民权县,以产优质“白羽”葡萄而闻名全国。民权葡萄成熟早、产量高、营养丰富,当地人民除鲜食外,还加工成葡萄干、葡萄脯、葡萄汁、葡萄罐头。民权一带气候温和,土地大多为砂质土壤,适宜裁种葡萄,当地人民利用地理优势,建立葡萄园或葡街生产协作区,扩大栽培面积,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要求。
山东大泽葡萄,出产在山东东部胶州湾和莱州湾交界的平度县大泽山一带。这里的人民采取多种方法利用丘陵山地,水沟坡凹等处支架葡萄。每当夏秋之交来到大泽山,山上山下,房前屋后,沟渠田中,到处是晶莹闪光的葡萄,既像水晶玉石雕琢而成,又似一串串紫红色的琥珀,使人仿佛置身于用珍珠和琥珀连缀而成的世界里。大泽山葡萄品种很多,尤以“龙眼”葡萄最好,这种葡萄粒圆色紫,间有些青绿,而且有一个酷似瞳仁的白点,因此得名。其果肉呈淡绿色,食之甜津津略带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