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风民俗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学府街华宇百花谷D座906室

电话: ‭186-3437-0215‬

电话: ‭185-3683-0215‬

E-mail: 3362757492@qq.com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中国的吃酸江湖,谁才是第一?
中国的吃酸江湖,谁才是第一?
发布时间:
2021-06-30 18:32



 







中国人的酸味味觉藏着什么地理密码?

而在这广泛的嗜酸分布带中

谁又是那个嗜酸的王者?







 



古人最初制作梅盐、梅酱来调节口味

后来发现粟米能取代梅子制作酸浆

酸浆的基础上加上曲,发酵制酸

出现了中国最早的醋

据记载,中国食酸历史至少有3000年

西周时,中国已经有了食醋

可你有没有想过







 

 









1.中国人为什么要食酸?









 













 



几乎全世界都在吃酸以及各样酸味食品

而居于东南西北不同的人

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都需要酸

是因为酸是生命所需

根据科学研究,

就是人体吃酸

会有利于身体健康



 









 

有意思的是,很多我们熟悉的水果

如梅子、橘子、梨子、葡萄、柠檬等

虽味觉上呈现出酸的味感

但却都属于碱性食品

就连调味品—醋,也是碱性食品

而我们平常摄取的

肉、蛋、鱼、大米、白面等食物

才属于酸性食品

 

吃酸除是人体生命的必需外



也是地理环境及其条件对人的影响结果

我国食酸地区气候多雾多雨,闷热潮湿

吃酸可开胃助消化


同时能排除人体内湿气,驱寒解暑




 






 










2.中国最“酸”的地区在哪?









 













 



网上有段子说:

山西人吃醋就像喝水饮酒

每天都要排队打醋,饮几瓶盖或者几盅

而且据初步数据统计

山西全省年人均食醋都在10斤以上

走在山西各地的街头巷尾

你经常会看见醒目的醋幌子与招牌

而且山西人曾有一绰号叫“老醯儿”

“老醯(xī)儿”就是老醋、老酸的意思

其原因就是表达山西人爱吃醋



 









 



山西产醋和山西人食醋

是有一定历史渊源和地理条件的

根据历史考古发现

太原(古称晋阳)是中国食醋的发祥地之一

公元前479年,晋阳城建立时就已有醋坊

北魏时期,山西酿醋风气非常盛行

据说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写《齐民要术》

关于醋的酿造过程,曾特意去山西考查

详细叙述总结出了醋的22种做法



 









 



地理环境方面,山西位于黄土高原

因受地形和气候的双重作用

盛产优质的高粱、玉米、荞麦

莜麦、谷子等一些作物粮食

这些杂粮正是山西制酸的重要原料



 










农民在晾晒收获的高粱

 




在饮食方面,山西人过去主食



多偏向于莜面、荞面、玉米面、小米粥



等粗面杂粮

再加上高原地形水质中常含有钙物质

吃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消化

减少饮食所引发的肠胃不适等健康风险

而且如榆树叶、灰灰菜、甜苣儿等

一些蔬菜在过去直接食用口感太差

聪慧的山西人通过加工成酸树叶、酸野菜

发现更加美味可口



 









 

山西还有很多点能体现出酸的特点

如吕梁山上长的沙棘是酸的

太行山上长的山楂是酸的

清徐县是山西甚至全国有名的老陈醋之乡

这更是离不开县城当地的水源

夏冬季气温等优势地理条件

山西人饮醋既是受历史渊源影响


也是今天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传承




 

 









3.中国嗜酸区都有哪些特色酸食?









 








如果说山西是吃酸程度的至高点


那么我国广西、贵州、云南、东北等

一些食酸地带则是把酸吃成花样的高手









图自中华遗产2013年第02期



 




东北:翠花,上酸菜





 










 



对很多人而言

酸菜几乎成为了东北的代名词

去东北不尝酸菜,就不能说算去过东北

那浓郁的酸菜味仿佛在空中形成烟雾状

拂面而来,扑鼻而入

而吃到口中,酸味顷刻汹涌而出

势大力沉,令人难以忘怀



 









 

东北酸菜主要泡的是大白菜

位于我国北端,冬季严寒漫长

十月份长熟的大白菜

产量高、味道好、耐寒冷

是过去东北地区常见、常吃的蔬菜

一口大缸,一块石头就能腌制出酸菜

白菜洗净挤出水份,平铺进大缸

一层白菜一层盐,铺满菜,压石头密封

使得白菜发酵所产生的乳酸

梳理菜的每一丝纹理,彻底酸到心里



 









 

酸菜搭配粉丝、猪肉、血肠等食材食用

可以煮沸一个冬季

让东北人的小屋子里热气沸腾

今日酸菜在全国各地有着广泛受众

东北、山西、西南等地区都有腌制酸菜习俗

但只东北酸菜才能担负那一口痛入骨髓的酸




 





  陕北晋北内蒙古等:

酸粥,哥哥心中的最爱





 










 



河曲是酸粥的产地

而之所以在陕北、晋北、内蒙古等地流行

和它的主要发酵物——糜子有很大联系

糜子对环境的适应力强

关于土质、气候条件的要求低

是黄土高原等部分苦寒贫瘠之地的理想作物

但它煮熟了直接吃太涩

而用酸味掩盖苦涩制成酸粥

却能释放出糜子的糯黏感和酸爽感

酸粥可炒热或慢火熬制直接食用

也可和其他配料搅拌或回锅当菜炒着吃



 









 

从晋西北河曲、偏关到准格尔

沿着黄河往上,到内蒙古河套地区

宁夏、甘肃等地区流行的酸捞饭

也是由糜子米泡酸发酵做成

只不过酸粥是用泡酸发酵的糜子米煮粥

酸捞饭是煮饭而已

“早上酸粥中午糕,晚上焖饭用油炒”

说的就是该部分地区吃酸情况

另外酸拌汤也是该地颇具特色的

一种糜子米酸食



 









 

除糜子米外,陕甘一带甚至连

发酵菜的汤汁——浆水也不放过

浆水似乎万物皆可搭配

像浆水汤,浆水面、浆水炖鱼

浆水鱼鱼等都是当地有名的消夏佳品




 





贵州:呦呦,酸汤鱼来一份





 




我国西南贵州地区多山,山间气候潮闷

日落后又有瘴气弥漫

酸味恰好既可缓解暑热

又能使人胃口大开,凉爽畅快

故在贵州高原高寒地区

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对酸有天然宠爱



 









 



酸汤是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人民的传统菜肴

也是当地各色酸味饮食中的翘楚

连片区的方言都被称作“酸汤话”

酸汤有红白两种颜色类别

传统地只用糯米煮沸发酵的酸汤

汤色发白,故称白酸汤

酸汤中加入西红柿本身具备的有机酸

即柠檬酸和苹果酸

汤色由白变成红色,称为红酸汤

 









 

酸汤做辅佐,能做出滋味上天的酸汤鱼

因酸汤鱼中的鱼为鲤鱼

所以酸汤鱼也被叫做酸鲤

苗族人认为,酸鲤是祖先在冥间的乘骑

帮助他们跨越时空来往天地人间

因此苗族人嗜酸的重口味之重

早已超脱填饱肚子的含义

进入到了精神世界



 









 

酸汤也是酸汤火锅不可少的底料精华

虽做法在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中

不同寨子都有各自的独特技法

但有人研究,在贵州山区之外

随着水土气候发生变化

酸汤中的微生物菌落构成会随之改变

故人们认为只有贵州山区的酸汤火锅才算正宗



 




云南广西:酸菜送饭赛神仙





 










 



在云南亚热带西双版纳生活的布朗族

是食酸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他们喜欢吃酸茶、嚼槟榔

而傣族人民则嗜食酸笋

酸笋是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腌菜明星

这主要因南方山间林地中多生长竹笋

靠山吃山,人们便在笋上花了很多心思

据《周礼》记载,腌制酸笋早在

两千多年前就已出现在古人的餐桌上

广西的网红美食螺蛳粉就少不了酸笋的加持

而酸笋鸡皮汤也是名著《红楼梦》中

薛姨妈款待贾宝玉的解酒开胃美食



 









 

不过酸笋除了酸,还有臭的奇味

这是因为竹笋在腌制过程中

所含的某些氨基酸会转化生成酚类物质

带有一定的刺激性

对酸笋的风味产生重要影响

尽管酸笋的臭味

吓跑了一些不明真相的顾客

但仍不乏还有狂热的粉丝前来应援



 









 



广西人的酸食,除了酸笋,还有酸嘢

主要包括腌制后带有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南宁的酸嘢最为出名

水果类有酸菠萝、酸西瓜、酸芒果、酸芭乐

蔬菜类的有酸莲藕、酸萝卜、酸姜、酸笋…

因广西各地腌制方法和人们的口味不一

酸嘢也发展出了不同的风味

酸甜、酸辣、酸咸、酸臭...可谓五花八门



 









 

西南三省皆有的侗族

是开发酸菜品种的大行家

如豆角酸、青菜酸、蒜头酸、艽头酸

萝卜酸、辣椒酸、鲤鱼酸、草鱼酸

虾子酸、鹅肉酸、鸭肉酸、猪肉酸等

都是他们的酸菜风味美食

一首歌唱出了侗家人对酸的热爱:

“侗家个个爱吃酸,酸菜送饭赛神仙

哪天没有酸送饭,哪天做活腰就软”




 





陕南: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陕南地区

是水稻文化圈和小麦文化圈的复合地带

是山区与平川的交会处,多雨潮湿

酸和辣的结合可以驱寒除湿

促成了当地所谓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饮食习惯

浆水菜酸、泡菜酸、腌菜酸等

都是当地有名的酸食

结合浆水菜或泡菜、腌菜食材

陕南人也开发出了:

酸菜鱼、酸辣肚片、酸辣鸡丁

酸辣洋芋丝等名吃



 




鄂西与湘西:三日不吃酸辣,心里猫儿抓





 










 

我国鄂西与湘西

是少数民族土家族的聚集分布地

主要在武陵源山区和大巴山区

这里丛岩邃谷、泉水冷冽,岚瘴郁蒸

因此饮食吃菜偏酸、辣、香

当地流行一句关于吃酸的俗语称:

“三日不吃酸和辣

心里就像猫儿抓,走路脚软眼也花”




 





福建:酸笋面,味蕾挂到最高档





 










 



酸笋面本是福建漳州一带的本土美食

厦门却是该食物流行的舞台

做酸笋面最重要的是汤头

将腌制好的酸笋放进清水煮开

放入海鲜、大骨、肥肠、魔芋丝等食材

汤头好后,可以放入宽点的面条

食用时,可以尝到面中的酸味

这种酸,带有从土壤抽出的鲜味

清新如云,卷舒于唇齿之间

酸笋面的汤,视觉清亮但味不寡淡

鲜、咸、香味儿簇拥着酸

将味蕾挂到了最高档位

 




四川:莫得泡菜,饭都吃不下去





 










 



五花八门的色与形

是四川泡菜不同其他腌菜的一种美

四川人吃酸,多体现在泡菜上

那变化莫测的发酵香气来自老盐水

应季的萝卜、辣椒、仔姜、苦瓜

茄子、豇豆、蒜薹、莲白等蔬菜

一概都可以被盐水调教

而“泡菜不出川”说的就是盐水的奇特

四川人认为其泡菜的盐水是活的

独特的气候环境发酵出

人类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军团”

比较娇气,会水土不服

一旦离开四川到异地,条件稍有不适

就拒绝生长,甚至很快死亡

可以说四川的酸,很有个性



 



中国吃酸的地方

大多和当地的气候有一定联系

但每个人对酸的接受程度

关涉自身的味觉基因

夏天来了,虽说不能徒手啃柠檬

但那酸酸甜甜的口感还是能令人着迷

你都吃过哪个地方的哪个酸食?

 



参考文献:

1.酸味:不可思议的妙用,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01期

2.问君能吃几多酸,中华遗产 ,2019年第01期

3.贵州酸汤火锅,山间异味变美食,博物, 2014年第02期

4.那坛家乡味,中华遗产,2013年第02期 

 



【黄河民俗】二十四 扫房子
【黄河民俗】二十四
发布时间:
2021-02-03 16:19


腊月二十四是过小年的第二天,也正是备年阶段。传统习俗上,我们叫腊月二十四为“扫尘日”,可实际上从祭灶前后到年终,均为扫尘时间。

 




 


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情感愿望,此习俗向人们传递着过年忙碌气氛的信号。这一风俗反映了黄河流域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在春节前扫尘,是黄河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密帘,洒扫六闾庭院,弹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黄河两岸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以前的扫灰这天,要起个大早,把炕上的被褥搬到院子里,干粮篓子从屋梁上摘下,用笼布蒙好,放到室外。同时,关严碗柜门,盖好水缸。一切收拾妥当后,开始扫灰。扫灰者身着旧衣服,蒙着头巾或戴上帽子,以避灰尘。扫灰时,先扫高处,再扫炕,最后扫地。用荣成人的话说,这叫“不留隔年陈”。过年扫灰,清除了害虫、病菌藏身之所,有益健康。过去农家的火炕是小墼盘的,炕缝处易积灰,加之火炕温热,为臭虫等提供了寄生的便利条件。所以,大扫除这天,家家换掉炕上的旧草,扫净炕缝积灰,抹好炕缝,将炕席抹净、晾干,重新铺上。打扫柜底时清理出的旧鞋子、破布头等,或扔掉,或留作裱褙子。最后,用换下的炕草烧水洗抹布,将大镜子、座钟、柜面、桌椅、板凳、门窗等家具搽得一干二净。至于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诸事,不在话下。

 

那么,为何要在这一天清扫房子呢?特别是犄角旮旯儿平时清理不到的地方都要彻底清扫,同时还要拆洗被褥、床单、窗帘等等呢?

 





 

◆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宋吴自牧《梦粱录.除夜》:“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

  清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苏州》:“二十七日扫屋尘,曰除残。”

  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指历本)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

  清蔡云《吴歈》诗:“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又引《岁时琐事》:“十二月二十四日扫舍宇,凡有所为,不择宪书,多嫁娶,谓之乱丝日。”又《月令精钞》:“二十四日为无忌日。”

 





 

◆对抗三尸神

 

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象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筒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肌脏世界。

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新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量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

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

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时,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

王灵宫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笔者这里还给大家整理了扫尘30小窍门、扫尘的禁忌事项和注意事项,快快收藏起来吧!

 

扫尘30小窍门

 

1、纱窗的清洁:纱窗上落满灰尘,大多数我们打扫的时候,是拆下纱窗,再用水清洗。告诉你一个不用拆下纱窗就能将纱窗打扫得很干净的好办法:将废旧报纸用抹布打湿,再将打湿后的报纸粘在纱窗的背面,待五分钟后,将纱窗上的报纸取下,你会发现潮湿的报纸上粘满了纱窗上的灰尘污渍。此种方法打扫纱窗,省时又省力。

2、房间周围的角落或地毯和墙壁的接缝处,是最难打扫的死角,非常容易产生霉垢,可试着用旧牙刷清理刷净。如果遇到比较顽强的污垢,则可用牙刷蘸洗涤剂刷除,再用水擦拭干净,保持干燥即可。

3、用扫帚扫地时,若担心灰尘飞扬的话,不妨把报纸弄湿,撕成碎片后撒在地下。由于湿报纸可以沾附灰尘,便可轻松扫净地板。若地板相当脏时,则可先用湿的破布擦拭整体,再用干的破布擦干净。

4、粘贴式挂钩虽然相当便利,可是一旦要拆除时,却得大费周折。此时,只要将蘸醋的棉花铺在挂钩四周,使醋水渗入紧粘的缝隙中,几分钟之后,便可用扁头螺丝起子轻易拆除挂钩。残留的粘着剂也可用醋擦拭,清除干净。 

5、因尼古丁而发黄的窗帘,丢到洗衣机里清洗,常常有怎么也洗不干净的困扰,此时,盐可派上用场。只要将窗帘浸泡在洗衣机中加入半杯食盐,浸泡一天后再放入洗衣粉清洗,窗帘就能恢复洁白,整个房间也会感觉更加清爽。

6、餐桌上有时会出现一圈圈的污渍,只要撒点盐,再滴点沙拉油,便能刷除干净。汽油或松节油也能去除,但为避免桌面脱漆,最好还是用盐擦拭,真的无法清除时,再使用上述清洁剂。

7、泡过茶的陶瓷或搪瓷器皿,往往沉积一层褐色的污垢,很难洗净。如果用细布,蘸上少量牙膏,轻轻擦洗,很快就可以洗净,而且不会损伤瓷面。厨房的墙壁常沾附油烟而变得粘腻,只要用面包柔软的部分即可将之擦除,轻松省事。

8、磨损了脚跟的旧袜子套在手上擦拭家具,用起来方便,可轻松除尘。

9、打扫房间时,在地板上撒些雪,这样做,既扫得干净,又能避免起灰。还有,茶叶有助于除尘。由于茶叶渣可以吸附灰尘,清扫房间尘硝时,可先撒上一些冲泡过的茶叶,再用扫帚扫干净,这样会更轻松省事,记住,湿茶叶可比干的效果好。

10、擦门窗玻璃时,可先把洋葱去皮切成两半,用其切口摩擦玻璃,趁洋葱的汁液还未干时,再迅速用干布擦拭,这样擦后的玻璃既干净、又明亮。

 




 


11、白色的门窗、床单等,可用淘米水进行浸泡冲洗,具有明显的除垢去污和增白的效果。

12、将一软布放在凉的浓茶水中浸透,用它擦洗桌椅等家具,可使家具光亮如新。

13、脸盆边上的积垢,可用一小撮乱头发蘸点牙膏擦试,可很快除去积垢。

14、茶壶和茶杯内壁上的茶垢,可用细纱布蘸点牙膏擦拭,一擦就掉。

15、各种容器上的油污,可先用废报纸擦拭,再用碱水刷洗,最后用清水冲净即可。

16、将一些废白纸烧成灰,用其擦拭碗、碟、杯等瓷器,去污效果极佳。

17、铝锅、铝盆、铝勺等铝制品上的污垢,可用食醋涂擦,这样擦过的铝制品既光洁照人,又不损伤其表层。

18、厨房灶面瓷砖上的污物,可用一把细刷蘸温水擦拭,一擦就净。

19、擦门窗玻璃时,可先把洋葱去皮切成两半,用其切口摩擦玻璃,趁洋葱的汁液还未干时,再迅速用干布擦拭,这样擦后的玻璃既干净、又明亮。

20、先用湿布擦一下玻璃,然后再用干净的湿布沾一点白酒,稍用力在玻璃上擦一遍。擦过后,玻璃即干净又明亮。

 



 

21、用干净的黑板擦擦玻璃,既干净明亮又快速省力。

22、瓷砖接缝处的黑垢。挤适量牙膏在刷子上,纵向刷洗瓷砖接缝处;然后将蜡烛涂抹在接缝处,先纵向涂一遍,再横向涂一遍,让蜡烛的厚度与瓷砖厚度持平,以后就很难再沾染上油污了。

23.花洒莲蓬头有的眼堵了?用塑料袋里倒点醋扎在喷头上泡一夜,通了。

24、茶几上的茶渍。经常在茶几上泡茶,时间久了会留下难看的片片污迹。可以在桌上洒些水,用香烟盒里的锡箔纸来擦拭,然后用水擦洗,就能把茶渍洗掉。

25、木质家具表面的烫痕。如果把热杯盘直接放在家具上,漆面往往会留下一圈烫痕。可以用抹布蘸酒精、花露水、碘酒或浓茶,在烫痕上轻轻擦拭;或者在烫痕上涂一层凡士林油,隔两天再用抹布擦拭,烫痕即可消除。

26、木质家具表面的焦痕。烟火、烟灰或未熄灭的火柴等燃烧物,有时会在家具漆面上留下焦痕。如果只是漆面被烧灼,可以在牙签上包一层硬布,在痕迹处轻轻擦抹,然后涂上一层蜡,焦痕即可除去。

27、地板或木质家具出现裂缝。可将旧报纸剪碎,加入适量明矾,用清水或米汤煮成糊状,用小刀将其嵌入裂缝中,并抹平,干后会非常牢固,再涂以同种颜色的油漆,家具就能恢复本来面目。

28.当需要除霜时,先切断冰箱的电源,然后使用电风扇或者电吹风对准冷冻室开到最大挡位,经过风吹,霜层会融化得非常快,这样再清除时就比较容易了。

29、白色家具表面的污迹。家中的白色家具很容易弄脏,只用抹布难以擦去污痕,不妨将牙膏挤在干净的抹布上,只需轻轻一擦,家具上的污痕便会去除。但注意用力不要太大,以免伤到漆面。

30.用海绵蘸点牙膏刷洗脸盆和浴缸,还有水龙头,效果很好。

 



 

扫尘的禁忌事项

 

1、尽量用新扫把

老一辈的人在春节前进行大扫除,会用竹叶扎成扫把,打扫屋顶、墙壁和洗涤家具。原因是民间相信青绿的竹叶属刚阳之物,除有去旧迎新意思外,还有驱阴除秽去邪作用。如果不用竹叶,也尽量用新的扫把来扫。

2、可由里而外扫

至于清扫时垃圾应扫往内或往外,没有对错之分,但若讲究的人,会按由里而外的顺序,这样才能把所谓的“秽气”扫走。关键是,一定要将家具彻底打扫干净,容易藏污纳垢的厨房、厕所,平时就应清理干净,才不至于积存浊气,门、窗、玻璃为明堂,更须清洁干净,前途才会光明。

3、红纸掩神灵

如果家里有神灵和祖先牌位等,为免不敬,可使用红纸稍微遮掩神像或祖先牌位,免被沾上灰尘。

4、清理破烂物品

大扫除前先清理一下屋内,把买了超过一年而用不着的东西捐给慈善机构或老人中心,让物品发挥它的功能。不要的家具、摆设、衣服、鞋子、厨具、旧报纸等全部清除,如果堆了一屋子破烂,财神爷不被吓跑才怪。

5、修补残屋、器具

若家里的马桶淤塞、水管漏水、壁纸剥落发霉、木地板腐烂、窗帘布泛黄等,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就风水而论,这都是败宅的起始,该修不修,任凭你摆再多的吉祥风水物品,也无济于事。

 



 

扫尘的注意事项

 

1、可以翻箱倒柜打扫卫生,但是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要打破损坏物品,如有不慎,则要念一声罪过,大神不在小神在,认错后小神不再汇报你的过错。

2、扫尘时一定要注意面面俱到,不留死角,就按上面传说,也是要防止三尸神在一些死角处还留有记号没有清楚掉。现代的电器、天花板、抽油烟机、门垫等都应该注意。

3、古代扫尘要准备有辟邪清秽能力的青竹叶,清除高处的灰埃蛛网。现在有专门的扫帚、或者其他清扫的工具,如果不是竹扫帚,注意要用竹叶做象征性扫除。

4、“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但是现代社会分工的变化,一个家庭操持的很多都是女性,祭灶很多已经由女性来做,二十三不是男的祭灶,则二十四扫除必须男的一起做。体现夫妻一体,不分彼此。

5、腊月二十四扫尘,夫妻无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都不能争吵,这一天,单位还没有放假的话,也要抽出时间,一个家庭的成人都应该做一件扫尘方面的事情。

 



 


【黄河民俗】祭灶节
【黄河民俗】祭灶节
发布时间:
2021-02-03 15:54


【黄河民俗】祭灶节

 

祭灶节是黄河流域传统节日,这一日,又称“小年”或“小岁”,其主要民俗事项是祭送灶神。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神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汉族民间还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

 





 

祭灶之俗,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火的崇拜。黄河人由对火的崇拜转化为对灶的崇拜,并随着社会发展,深化为祭灶之礼。

 

祭灶是上古礼制的重要内容,属于祭礼,为“五祀”之一。“五祀”相传为华夏族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少昊所创建,“少昊金天氏始崇五祀”。少昊活动于黄河流域,说明祭灶也形成于黄河流域。夏、商、周三代,都承袭了祭灶之礼。

 





 

灶神是谁?由古迄今,众说纷纭。《淮南子》记载:“炎帝于火而死为灶。”《事物原会》记载:“黄帝作灶,死为灶神。”《古周礼说》记载:“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虽然灶神的形象品格众说非一,但对于灶神的职责,早在魏晋时期,就公认是督察人间善恶。

 





 

民间传说,灶神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神,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用酒肉等食品供祭灶神打点一下,如同供祭其他神灵一样,是为表示敬意,求其高抬贵手,并获得灶神佑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黄河流域祭灶风俗大同小异。在甘肃、宁夏和陕西,盛行以糖饼、猪、羊、雄鸡、果类、酒类、刍豆及草料为祭品,有些地区特重供雄鸡,却是“陈而不杀”。在陕西府谷、礼泉、神木等地,还专选红色雄鸡祭灶。在山东、山西、河南诸省,祭品主要为糖瓜、柿饼、果品、水酒、饺子、面条、黄米糕、饼、豆饼与草料等。

 



 

用糖饼、糖瓜等糖制品祭灶神,出于一种原始的模拟巫术手段,以为糖有粘性,灶神多吃糖后,糖会把他的嘴粘住,使其不可胡言乱语,实际上,这是宋代“醉司命”民俗的变种。

 

用豆饼、草料为祭品,是为灶神所乘神马准备的。为笼络灶神,对其乘骑也不敢怠慢,故也要供祭上饲料。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前,家里人都力求赶回参加,唯恐不在场而被灶神除名。祭前,全家人恭恭敬敬,在灶王及灶王神马像前摆好各种祭品。灶王像前必贴对联,竖联多为“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三日朝玉皇,初一五更下天堂”“灶为家中主,贵乃天上神”“二十三日去,正月初一来”之类。横联多为“一家之主”“神祇有灵”“一家司命”之类。灶神像多为一眉慈面善、长须飘拂之男性老者,俗称“灶王爷爷”。有的在灶王爷爷身侧还立着一位或两位慈祥老妪,俗称之为“灶王奶奶”。

 



 

祭送神时,主持人点燃香烛,率全家人下跪祷告,祷词一般是“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之类。

 

送灶神上天之后,还有迎灶君仪式,时在除夕或正月初一五更。届时焚烧香表,张贴新灶君像,全家设祭跪迎,俗称“接灶”。俗传是日灶神由天庭返回,再度承担起一家司命的神职。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黄河民俗】端午节
【黄河民俗】端午节
发布时间:
2020-06-24 16:47
【黄河民俗】寒食节与清明节
【黄河民俗】寒食节与清明节
上一页
1
2
...
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