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历史悠久的黄河水利
发布时间:
2019-09-22
【黄河水利】历史悠久的黄河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黄河流域虽然河流众多,但由于地势复杂,地形多样,气候不一,各河情况多不相同,有外流河,有季节河,还有内流河。黄河主流流经各地,因山区面积大,峡谷多,坡陡流急,具有山地形河流特征;或流入平原后,挟带大量泥沙,堆积沉淀,形成地上河。黄河支流各河也具有山地型河特征,而且径流量小,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含沙量大,河道下切严重。诸多因素决定了黄河流域各河不利于灌溉。
农业离不开水。黄河流域的儿女们很早开始就注意到进行水利开展,并且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饮水灌溉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陕西关中平原一带就开始修渠引水,灌溉农田,到秦汉时期,郑国渠、六辅渠、白渠等的修建,初步形成了以京畿为中心的农田水利网,其中郑国渠最大,可灌溉四万多顷农田,白渠次之,可浇地四千多顷。这些灌渠的修造,使关中平原成为当时全国最富饶的地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十三,然量其富,则十居其六”(《史记·货殖列传》。
宁夏北部的川区平原,面积达一万四千多平方公里,也是我国较早的灌区之一,引黄灌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灌区内渠道纵横,有秦汉时期的汉渠、光禄渠、美丽渠、七星渠;有唐宋元时期的唐徕、汉延诸渠;有明清时期的惠农渠;还有新中国成立后新修建的西干渠、东干渠、跃进渠、中卫北干渠等等,渠道规模由小到大,长度由短到长,开渠引水由低到高,灌溉面积由少到多。贯穿宁夏的黄河之水被引入条条渠道,滋润着300多万亩良田,成为我国西北部有名的绿洲,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美誉。
山西各地引水浇地的地方也很悠久。可追溯到大禹凿龙门、疏洪水,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传说。汉代曾开番系渠,引汾河、黄河水,灌皮氏(河津)、汾阳(万荣)、蒲坂(永济)三县地50万亩。唐代龙门县十石垆渠、马鞍坞渠,“溉田良沃,亩收十石”。曲沃县新泽渠,引古堆水溉田百余顷。近几十年来,群众性的小型自流渠道进一步得到发展,由人工挖挑而成的各种干渠、支渠、引渠等遍布各地,给农田灌溉提供了极大便利。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则解决了山西工业和生活用水严重不足的状况。
黄河流域各地除引水灌溉外,还有其他许多农田灌溉的方法,如打井取水,早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懂得这种方法,在一些下湿地区,随处便可以打出井来,而在高垣地区,打井是相当困难的,有的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打不出水来。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沿黄各地普遍大兴水利,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引水灌溉方法,如修建水库,建池蓄水,挖泉截流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保证了农田灌溉的需要,也就保证了农业的丰收。
黄河流域各地普遍多旱,因此俗语有“春雨贵如油”“年年防旱、夜夜防贼”之说。打井取水是最常用的抗旱方法。在抽水机普及以前,提水工具多为辘轳、水车,沿河、沿湖又有戽斗之法,其中辘轳最为常见。
辘轳是一种古老的提水工具,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就介绍了它的使用方法。辘轳一般以三根木棍作腿,架在井口上,将麻制或钢丝制的辘轳绳绕在辘轳头上,里端固地,外端备铁环拴水斗,水斗亦有铁皮与条编两种。放水斗于井中,摇把提水,用以灌田。操作熟练者,放水斗下井时,勿需控制摇把,只以手轻按辘轳头,任其哗哗急转直下。提水时,边摇边唱号子,悠然稳沉,号子声和着辘轳的转动声,自有一种韵味。
为了加强管理,黄河流域许多乡村都自发地制定了水规水约,如水渠走向,浇灌时间,计算报酬等,非常详尽。这一习惯在好多地方依然存在。
标签: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