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旅】黄河山西第十二站
发布时间:
2019-09-26
【黄河之旅】黄河山西第十二站
黄河山西第十二站是河津。黄河北由乡宁县入境,经市境西缘向南流入万荣县境内,在万荣庙前村上首度与汾河汇流,流程约30公里。
河津历史悠久,“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等传说发生在这里,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集居,殷商时期商祖已在此建都七世,国都名耿,春秋时期为耿国,秦置皮氏县,隋唐间为龙门郡治,宋宣和二年(1120)改名河津,因境内有黄河和禹门口而得名,1994年撤县建市。
黄河有“三门”----孟门、石门、龙门,河津就占了两门,即龙门和石门。
河津最著名的景点首推龙门。龙门也称为禹门,是黄河的咽喉,位于河津市西北12公里处,自古便是黄河险要之所。李白有“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诗句;当地有“无风三级浪,平地一声雷”的描述。明朝龙门人、理学名臣薛瑄游龙门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东西皆峦危峰,横出天汉。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
龙门是晋陕峡谷的南口,黄河以龙门为界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河段。龙门以上河段穿行在深邃的峡谷之中,两岸为百米以上悬崖峭壁,居高下望窄如一线。龙门最窄处95米,一出龙门骤然展宽为4至11公里的漫滩河谷,黄河在此流水散乱,主河道摆动频繁,故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
龙门两岸曾有蔚为壮观的大禹庙,纪念当年大禹凿开龙门,疏通河道的功绩。可惜早在日军侵略之时被炸毁,庙址处先后修筑起铁索桥、公路桥、铁路桥,以及正在建设的108国道桥,座座桥连通晋陕。
龙门在东周时设龙门关,是三晋八大军事要塞之一;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原之战,秦从禹门东渡击晋,虏晋惠公;唐高祖李渊约在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从禹门渡黄河取关中;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将娄宿越龙门冰桥取陕西;明末李自成由此东渡,直捣幽燕,推翻了明王朝;1938年,国民党新编第八师在龙门阻击日军西去路线;1948年,王震司令员率军从龙门西渡黄河,进军大西北。
在龙门和石门间,黄河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各有一条呈“之”字形的石梯古道可通山顶,宛如从山顶悬下的石梯,故名梯子崖。
从龙门北上,沿龙虎路行至梯子崖下,山崖与山下公路呈现垂直状态,站至山下,山崖有迎面扑来之感。
翻过梯子崖的大山深处,有桃花谷,有山村窝铺,山中美景给人别有洞天的感觉。
河津名人居多,史圣司马迁、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唐朝大将薛仁贵、明代理学家薛瑄均出自这里。
标签: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