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艺术】举世闻名的潍坊风筝
【黄河艺术】举世闻名的潍坊风筝
每当春风又吹绿了黄河两岸,蓝色天空处处又飞起了色彩鲜明的风筝。风筝又叫“纸鸢”和“鹞子”,最为出名的当推山东潍坊的风筝,属中国三大风筝派系之一,与京、津风筝一起享誉中外。
潍坊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宋代开始流行于民间,明代进入了兴盛时期。过去有诗描写潍坊放飞筝的盛况:“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曾在潍县任县令的郑板桥也写诗说:“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潍坊风筝制作工艺精湛,它在造型上往往模仿自然界的物象,从造型和色彩上能做到逼真,如鸢、鹰、鹞、燕、蝴蝶、金鱼及龙凤等等,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龙像龙,鸟像鸟,放起老鹰小鸡跑。”作为工艺美术品,潍坊风筝的艺人们把千姿百态的自然物象结合着风筝制作规律和放飞的要求,使其在对称、平衡、和谐中达到形似和神似,更富于自然美。
潍坊市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就设在潍坊风筝博物馆。潍坊国际风筝会是我国最早冠以“国际”,并有众多海外人士参与的大型地方节会。自1984年起至2013年已成功举办30届。其创立的“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模式,被全国各地广为借鉴。
现如今,潍坊风筝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的调剂品,糊制风筝成为一种重要生计。在阳光明媚的春天,人们手牵引线前后奔跑,锻炼身体的同时心胸也得到了放松。
潍坊风筝由于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人民的钟爱,伴随着国际潍坊风筝节的连续举办,已成为当代潍坊人的文化象征物。它越洋过海,联结起了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也成为潍坊市经济腾飞的巨大杠杆。潍坊风筝的制作,也走上了传统技法与现代新科技相结合的道路,进入了风筝发展的新时期。
千百年来,栖息在黄河流域的人们,用极其普通的材料,创造了风筝这种形式的工艺品,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而且是一种有意义的健身活动。潍坊风筝体现了潍坊人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这块土地上人们传统的民族文化习俗。放飞风筝在人们心灵深处引起无限的畅想,激发沉思,也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