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建筑】黄河第一浮桥
发布时间:
2019-11-25
【黄河建筑】黄河第一浮桥
战国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 257年)初作“河桥”于蒲津;其后西魏、隋、唐,皆在此连舟为浮梁,仍号“河桥”。唐始称蒲津桥,《唐六典》天下河桥有三,此其一。北宋时犹时坏时复。
横跨黄河天堑近2000年的蒲津桥是黄河上有史可考的第一座浮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以西的秦国为了进取河东就在蒲州一带修建了蒲津桥。以后的历朝历代又不断翻修扩大蒲津桥的规模。到了隋唐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终于使古老的蒲津竹索浮桥不堪重负,一座更牢固、更宏伟的蒲津浮桥呼之欲出。当时动用了相当于当时全国产量四分之一的铁来铸造铁牛、铁索、铁山、铁人,说是“举国之力”也不为过。八只铁牛在两岸系住铁索,铁索连接舟船,舟船固定浮桥,蔚为壮观。桥改建以后,在桥东岸还专门建了一个“铁牛村”,300多口人,不种田不纳粮,专职看护蒲津桥和铁牛。风头最盛时,名流政要都来这里逛过,李商隐写下《游蒲津桥》,唐玄宗写过《早度蒲津关》,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的时候路过,兴冲冲地回去写在游记里。在桥上行走的行人游客、车马辎重,就是一副开元盛世的景象。
中国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用来比喻世道变迁、盛衰无常。但这句话就来源于蒲津桥所在的黄河两岸,它似乎就是对蒲津桥命运的预言。
唐朝过后,随着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东移,国都一直在东部的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等地游动,长安城则逐渐衰落。失去了交通要道的地位;加上后代连绵不绝的战火,在军事拉锯战中反复被拆毁、修复、又焚毁;然后是明清以后黄河频频改道,有时河沙淤积,有时洪水滔天的水患,使蒲津桥终于从冷清走向衰亡。在明后期的一次涨水之后,黄河主流向西边移去,淹没了位于西岸的四只大铁牛。原本依靠两边岸上的铁牛作为锚定船索的地锚,即便桥身毁损,浮桥也可以很快架设或修复;但这一次,桥废渡绝。
到了民国初年的某一天,铸于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为穏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的“镇河铁牛”也终于被淤泥所掩埋,史书上从春秋写到明朝的这座“黄河第一浮桥”,竟就这样“沉没”了。
目前这里已被建成蒲津渡遗址博物馆,成为全国有名的旅游目的地。围绕铁牛的铸造和蒲津桥的兴衰史,在蒲州即今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及其周边地区,广泛地流传着诸多有关铁牛的传说故事。为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及黄河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用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铸技术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表现了先民们顽强奋斗的生活轨迹和聪明才智的伟大创举。对于弘扬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精神,建设和谐社会有着极大推动作用。
人教版1987年,小学《语文》第7册 中“捞铁牛”讲述的便是“智慧和尚”将镇河铁牛从河中捞出来的故事。
链接:
小学《语文》第7册 人教1987年版“捞铁牛”
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和尚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
这个和尚个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标签: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