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艺术】流派纷呈的山东梆子戏
发布时间:
2020-05-08
【黄河艺术】流派纷呈的山东梆子戏
一部洋洋大观的戏曲史告诉我们,戏曲声腔的不断地方化是普遍规律。这既是一种声腔兴旺发达的标志,也是其求得发展的必要手段。对于产生在黄河流域的梆子腔来说,由于它新兴之初,没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容易人境随俗;又由于梆子腔的板式音乐结构具有通俗性和易解性,这就使它很容易为各地艺人所掌握,并由此而落地生根。
梆子腔不仅发源于黄河流域,同时又是黄河戏曲中的主体,在这主体之中,值得一提的是独具风采的山东梆子。
山东境内流行的梆子腔有高调梆子、莱芜梆子、东路梆子、平调梆子、枣梆等,这些梆子戏虽然有共同的始祖,但它们的近亲各不相同,彼此间差异也较大。
黄河流域的晋陕梆子顺河而下,进入山东境内,最晚是在清初。因为康熙五十三年(1714)以前,以《聊斋志异》蜚声文坛的山东淄川人蒲松龄,已经用梆子腔谱写了《谋馆自叹》。由此可以判定,当蒲氏写《谋馆自叹》时,梆子腔一定在民间流行了很长时间,成为一种为山东境内的民众熟悉和喜欢的戏曲形式,否则蒲氏不会想到用梆子腔谱曲,即便谱也不会那样挥洒自如。无论《谋馆自叹》是否被搬上舞台,它的出现已经表明,山东境内有梆子腔戏早于它而存在了。
乾隆时期,见于《燕兰小谱》著录的山东籍梆子腔艺人两位,一是于永亭,一是孟九儿,两人的习艺地点,虽然可能在京师,但也不排除是在山东的可能性。
清初以后,梆子腔已经在山东扎下根基,它的演出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同其他梆子戏的形成一样,梆子腔在山东境内长期演唱的结果,也必然要出现山东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导致了山东几路梆子的最终形成。
山东梆子腔中首推高调梆子影响最大。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其中以菏泽地区为中心的,称为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作汶上梆子,它也有与高调一词对应的另一个名字:下路调,其活动范围遍及菏泽、济宁、泰安、聊城、临沂地区的众多城镇农村。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流行在泰安、莱芜、新泰、章丘、沂南一带,它是由梆子与徽戏共同组成的剧种。这里面其实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因为徽戏的前身是乾隆初期和中期在长江流域广泛传播的梆子腔;而后又演变为以皮黄为主体的综合性声腔;再以后徽戏为乾隆祝寿开进京,即著名的四大徽班进京。当时山东是南北水陆通道,徽班进京必经此地。在路经泰安一带时,就与当地的梆子同台较技,两个剧种经过互相交流和借鉴,最终组成了莱芜梆子剧种。这种现象说明了梆子腔开创的板式变化体声腔的巨大灵活性和优越性,也显示出黄河民间戏曲艺术之中的互相交流、互相融汇取长补短、最终走向繁荣的巨大生命力。
平调则以荷泽为中心,流行于冀、鲁、豫等省的边缘地区,东到济宁兖州,西到郑州、陈州,南抵徐州、亳州,北达大名、磁州。由于它的定弦比高调梆子、豫东调、枣梆等都低,故名平调。
东路梆子又叫章丘梆子,流行区域以章丘惠民为中心,东到益都、寿光;西到历城、济南;北到河北省盐山、沧州;南达茶安、兖州、齐宁等地。东路梆子最显著的特点是腔调较为复杂,因它在成长过程中,曾受到昆曲、乱弹、柳子和罗罗的影响,所以,它的演唱除以梆子腔为主体外,还包容了一部分其他声腔的曲调和剧目。
枣梆主要流行于菏泽、郓城、梁山、巨野、鄄城等地,往东发展到嘉祥、济宁;往南抵达成武、曹县等地;并在河南和河北的部分地区造成一定影响。枣梆的显著特色是它脱胎于山西的上党梆子,还没有彻底山东化,自然保持着浓厚的上党梆子色彩。如剧词韵脚,明显地带有山西方言特色,音乐和剧目的组成也是如此。
山东境内的高调梆子是晋陕梆子的嫡系,它深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唱腔有所变化,是最具山东梆子粗犷豪放风格的本地梆子。
高调梆子的行当大致分为红脸、黑脸、旦、小生、丑、老外等。唱腔高亢激昂,慷慨悲壮。常用的板式有慢板、流水、二八板、一鼓二锣、飞板、起板、栽板、二犯等。表演粗犷有力,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达600余个,经常上演的有“老十八本”,其中包括《江东》、《战船》、《宇宙锋》、《金台将》、《龙门阵》、《富贵图》等等。
黄河戏曲中的梆子腔家族之所以会遍地开花,并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巨大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与民间艺术紧密结合,并不同程度的地方化,山东梆子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
标签: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