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艺术】元曲遗响——晋北耍孩戏
发布时间:
2020-05-09
【黄河艺术】元曲遗响——晋北耍孩戏
元代北杂剧在山西境内颇为繁荣,这种盛况虽然已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可我们还是可以从芮城永乐宫潘德仲石棺线刻图、新绛业关岭庄及案里村元墓戏雕、广胜寺壁画等文物想象出元杂剧在山西的发展轨迹,同时,又可以从晋北耍孩戏的腔调里感受到元曲的风采。
耍孩戏,又称“咳咳腔”,流行于晋北大同、怀仁、应县、山阴一带。尽管耍孩戏何时成为一个剧种,还有待考证,但是,《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说:“耍孩儿在道光年间已在晋北广泛流行”还是较为可信的。
耍孩戏早期属曲牌联套体,采用的词格是“一曲八句,四七句倒辙儿”,耍孩戏的前期单曲反复,变化较少。清末以后,艺人们引进了五声音阶的[拨子],创造了[喜拨子]、[苦拨子]、[倒三板]、[半拨子]等,以丰富其表现力。后来,又吸收了梆子腔的[流水]、[箭板]、[滚白]等散板类唱腔和过场曲牌、锣鼓经,从而使耍孩戏的唱腔音乐结构形成为主曲插曲体,即它以主曲[平曲子]为骨架,嵌入各种[拨子]和[串儿]等副曲,组成一整套唱腔。但其演唱风格却没有多大改变,仍是恪守后嗓发声和折叠式处理唱词的方法。
它的传统剧目有40余个,内容大多是演社会生活,如《狮子洞》、《翠屏山》、《三孝牌》、《七人贤》、《对联珠》、《研磨》等。
耍孩戏尽管是民间小戏,但其表演却特点突出,舞蹈性极强。如《扇坟》中的小娘子,《送妹》中的京娘,她们的表演舞蹈成分很多,用通过一系列精彩的舞蹈动作极其鲜明传导出人物的感情性格,为其他剧种所罕见。再有就是表演的生活气息很浓,无论是行路、亮相、跌跤等,都十分逼真形象,细腻传神。
1954年,怀仁成立了第一个耍孩戏的专业剧团——大工农剧团。不久,剧团的第一批女演员登台演出,给耍孩戏注人了新的血液,增强了它的生命活力。女演员采用民歌的发声方法,以真声演唱,使唱腔增加了清脆悦耳的色彩,尤其是在男、女声同台演唱时,两种音色交替出现,具有更大的艺术表现力。
1961年,省、地编导人员重点加工了《扇坟》,使该剧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遂成为此剧种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目。
晋北耍孩戏与其他小剧种相比,尽管它也借鉴了一些大剧种的优点,兼收并蓄了民间其他艺术的精华,但是,它的整体风格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或是转变相对不大。然而,它却顽强地存活到今天,究其原因,除了当地广大观众的欣赏趣味以及地域影响的原因外,它的生存又反映出艺术发展规律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或者说是一代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
标签: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