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河喷薄育新星——在黄河三角洲讲述黄河故事(十五)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学府街华宇百花谷D座906室

电话: ‭186-3437-0215‬

电话: ‭185-3683-0215‬

E-mail: 3362757492@qq.com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大河喷薄育新星——在黄河三角洲讲述黄河故事(十五)

浏览量

 

考察美国密西西比河

孰 非

 

黄河入海流路治理要尽可能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大江大河治理的经验——这是《UNDP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项目创意最基本的设计要求之一。于是UNDP驻华代表处出面协调美国大使馆,要求为东营1995年赴美考察密西西比河提供帮助。于是美国驻华大使馆二秘詹墨志受邀访问东营,李殿魁书记会见并提出基本设想后,我受命与之洽谈考察密西西比河河口系列的具体安排。

 

与美国大使馆二秘詹墨志洽谈考察密西西比河

 

赴美考察之前,考察团先行考察了加拿大的弗雷泽河、圣劳伦斯河,7月2日由蒙特利尔飞往休斯敦开始了美国考察之行。为基本了解美国科技发展实力,就近参观了休斯敦的太空城。正式考察了德州大学城地球科学及航海研究学院,访问了王御华教授任教的海洋系统工程系工作室。听王教授讲述了美国极其宏大和漫长的治水历史。

 

  听王御华(美籍华人学者)教授讲授美国治水历史

 

因为密西西比河的治理工程主要由美国陆军工程兵团设计和施工,所以7月5日在密西西比州的维克斯堡考察了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科研总部,听美国专家介绍了试验站工作流程及水道模型的基本运行原理。

 

美国治水专家介绍美国工程兵团试验站

 

自7月6日起,在王御华教授及其夫人路易斯安娜州州立大学教授朱芳传陪同下,从维克斯堡沿密西西比河南下,驱车700多公里,踏勘了密西西比河下游工程及河口工程。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的第一大河,是北美大陆流程最远、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水系。流域面积约为322.4万平方公里。王御华教授一路讲述密西西比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养育两岸美国人民的历史。

很久以前,在北美大陆,来自威斯康星森林的印第安人,将纵贯北美大陆中部且支流众多的这条大河称为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在当地印地安人的语言中即“众水之父”的意思。其下游流域在洪水期水势凶猛,动辄淹没堤岸,顷刻之间低地成为汪洋,远古的印第安人对其敬畏不已。淳朴善良的印第安人或渔猎或耕耘或游牧,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发展出了自己的文明。当美国人大规模移民西进,跨越阿巴拉契亚山脉,所经历的第一站就是密西西比河东北向的支流俄亥俄河流域。西进移民的到来,使工业发展的地域中心很快向这里转移,成为美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16世纪以后,当欧洲殖民者蜂拥而至的时候,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孤立的原住民生活进入了悲惨的境地。

密西西比河极其丰富的水系曾为美国航运交通的兴起以及大规模开发运河航运提供了优异的条件,有力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是1850年前后,火车运输又异军突起,使得轮船航运业丧失了霸业地位,众多的航运码头一片萧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用他的诗句描述这一凄惨的景象:

古老而又古老的大海流淌着眼泪,

他那飞溅着唾沫的嘴唇凄切呻吟,

他轻扣那空无所有的码头,

呼唤着久别的舟群,暗自伤神。

 

马克·吐温重返故里汉尼泊尔小镇

 

王御华教授的讲述质朴无华,却使得我们这些听众如痴如醉。当我们驱车到达巴吞鲁日的时候,就到了朱芳传教授任职的大学——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所在地。在此我们下车考察了密西西比河给巴吞鲁带来的光荣与梦想。并考察了密西西比河支流雷德河控制工程。

 

考察雷德河高位分洪闸

 

登车后继续南行,由朱芳传教授接续了王御华教授讲述的故事。她认为人类的命运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所以政府的领导人应当具有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意识和行动。在美国历史上,曾有两位总统在其任职期间大力倡导并进行了大

规模的自然环境保护与大河治理工程,这是他们至今还被人们传颂纪念的重要原因,他们就是老罗斯福和小罗斯福。1933年,正值经济危机横扫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而美国首当其冲的进入困难时期,富兰克林·罗斯福以其自信、热情以及洪亮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将他的“新政”传送给人民,给处于困境中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他向国会请求建立的田纳西河(密河的支流)流域工程局,为密西西比河的全面治理开创了成功的先例。随着流域旅游业越来越迅速地兴盛起来,那崎岖陡峭的山峰,优美别致的溪流、变化无穷的景色,温和适宜的气候,成为旅游和休养的理想场所,令人心驰神往地享受着这些美丽与幽静。

从1930年至1980年,美国政府投资85亿美元,用于密西西比河的综合治理,通过修堤筑坝、开辟分洪道、裁弯取直以及适当利用支流水库拦洪、疏浚河道等多种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洪水灾害,提高了下游和河口地区的通航水深,形成四通八达的航道网,使密西西比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水道。朱芳传教授一面讲述着密河的故事,一面指示窗外河坝上的相关工程,不久我们到达密西西比河水道的枢纽城市——新奥尔良港口。在考察中朱芳传教授为我们拍摄了密西西比河新奥尔良大桥的合影照。

 

密西西比河新奥尔良大桥合影

 

在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考察(左起:刘高焕、李殿魁、朱芳传、杨玉珍)

 

然后由新奥尔良驱车直奔密西西比河河口,较详细地考察了多项河口治理工程。

此时王御华教授以他对密西西比河的系统研究抢过这一话题,并且对密西西比河的水文数据随手拈来:“密西西比河下游维克斯堡的年平均流量为16800立方米/秒,设计洪水水流量为77000立方米/秒。老河道处建有两座分洪闸,到新奥尔良上端又建一座分洪闸,所以到达新奥尔良以下的设计洪水流量减少到了35000立方米/秒。密西西比河输沙总量上世纪50年代为每年5亿吨,70年代降为1-2亿吨。入海河口呈鸡爪形,分汊入海,其导流工程延伸到河中15-30公里,达到水深10-12米。密西西比河口早在1836年就开始疏浚西南水道,但浚后又淤,1875年改为双堤导流整治辅以疏浚的方案,中泓水深达到9米,但随着新奥尔良工商业迅速发展,作为世界主要的大型港口对水深要求更高……”

 

密西西比河河口卫星影像图

 

这时,李殿魁市长忽然插话:“这样到了1921年前后,有一位海洋专家发现墨西哥湾由东向西的沿岸水流流势强大,遂把原来沿导流堤延伸的航道向东偏转35°,使河流方向与潮流方向垂直,利用强劲的潮流把河沙带走,一举成功!”王御华教授连忙补充:“他的名字叫奥铁斯(J.M.Otis),这一工程措施使得航道水深增至12.2米以上!”

王御华教授非常惊诧,东营市长缘何知道密河治理的这一辛秘?李殿魁解释说:“1993年南京大学任美锷院士携同美国水环境专家沃克访问东营,带了10余张墨西哥湾的挂图,授课时挂满市政府的会议室,他在讲解墨西哥湾的海洋潮流时,详述了这一故事。因为这一做法对于确定黄河口朝着无潮点的流向走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记得非常清楚!”王御华教授对李市长的“好学”且非凡的“记忆力”表示钦佩,他说:“这一充分利用海洋动力输沙的工程措施对于新奥尔良港口持续发展成为世界著名大港,对于拉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崛起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王御华教授和朱芳传教授对密西西比河治理的生动介绍,以及引导我们实地踏勘密河河口形势,使我们的美国之行极其充实而受益匪浅。我们一致认为:密西西河治理的成功经验旁证了黄河口近20年来所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是正确的,同时也为今后黄河入海流路的进一步科学治理、东营港的发展建设以及正在酝酿和论证中的黄河复航,均将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参考思路。

 

作者单位:山东 经济发展促进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