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的民间社火(二)
发布时间:
2019-06-20
秧歌是黄河流域民间舞蹈中数量最大、形式最多、流传最广的一类。大多有歌有舞,以舞为主,也有的侧重歌唱。表演人数少则几人,多则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甘肃酒泉一带的“地蹦子”(又称“地秧歌”“秧歌子”),表演时有腊花四人,花旦打扮,身着宫女服;棒槌四人,书童打扮,身着黑色童子服;膏药匠一人,老生打扮,为店家装束;傻公子一人,扮演丑角;丑婆子一人,扮演媒婆,计十余人,按照一定的表演套路可变换七十多个
秧歌是黄河流域民间舞蹈中数量最大、形式最多、流传最广的一类。大多有歌有舞,以舞为主,也有的侧重歌唱。表演人数少则几人,多则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甘肃酒泉一带的“地蹦子”(又称“地秧歌”“秧歌子”),表演时有腊花四人,花旦打扮,身着宫女服;棒槌四人,书童打扮,身着黑色童子服;膏药匠一人,老生打扮,为店家装束;傻公子一人,扮演丑角;丑婆子一人,扮演媒婆,计十余人,按照一定的表演套路可变换七十多个队形,每个队形都有相应的名称,全部表演需两个小时。地蹦子可分为大场、小场。大场是一个完整的社火队,小场只包含一些说书、唱曲、小戏等。每年正月十五,各县各乡都闹地蹦子,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班子。
陕北的闹秧歌,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秧歌流派众多,可谓五光十色。最突出的是延安北部的过街秧歌、排门秧歌、大场秧歌、走灯秧歌以及南部的老秧歌。秧歌表演的场牌有《天地牌子》《双葫芦》《枣核乱开花》《十盏灯》《八仙过海》《秦王乱点兵》《小蝴蝶》等,达百种以上。场面最壮观的是晚上广场表演,场地上燃起几堆篝火,立几个油灯碗,照的周围一片通明,演员们随着锣鼓声,左右回旋,尽情地扭呀跳呀。演到高潮往往是几家秧歌队同时表演,展开竞赛。各有高超的技巧,有的粗矿豪放,有的细腻传神,有的古朴凝重,令观众心往神驰,赞叹不已,这种场面常常持续到夜半三更方肯收场。
山西秧歌多达三十余种,主要有汾孝地秧歌、吕梁伞头秧歌、太原踩街秧歌、白店秧歌、原平凤秧歌、晋北踢鼓子秧歌等。汾孝地秧歌,因流传于汾阳、孝义一带而得名,是一种舞蹈性较强的秧歌。秧歌队一般有十五人组成,八个男角分别扮演成武生和丑角,四个女角,装扮成小旦,另有三人击打大锣、铙钹和亮锣。表演的动作有马势、虎势、猴势、金鸡独立、饿虎扑羊、天女散花、苏秦背剑、猴捅马蜂、黑虎拖鞭等。队形变化有《二龙治水》《百鸟朝凤》《十二连钩》《八角茴香》《卷垫席》《五盏灯》等。
吕梁伞头秧歌,因秧歌领头者手执花伞而得名。主要流行于临县、方山、离石、柳林、中楼、中阳一带,参加表演的一般五六十人,多则一百至二百人,前面是仪仗队,打着门旗和彩旗,接着是吹打队,然后是秧歌伞头和化装成各种角色的演员。其表演分为扭秧歌和唱秧歌。扭秧歌只扭不唱,包括过街、掏场子、小会子,变换各种队形,构成多种画面,井然有序,花而不乱。唱秧歌则主要由“伞头”编唱,其他演员帮唱,贵在即兴作词,见什么唱什么。只见“伞头”伴着锣鼓点将花伞轻轻摇动,嘹亮的歌声便响了起来,伞头成了整个艺术活动中的指挥者、组织者,是出色的民间歌手。
踢鼓子秧歌,流传在晋北朔州、山阴县一带,其风格是挺拔稳健、刚柔相济、舒展大方。踢鼓子秧歌的起源与梁山英雄有密切关系。有的说是梁山好汉董平传入,有的说由梁山故事衍变而来,还有的说为纪念梁山起义军而产生。所以,表演者的扮相多为梁山好汉的模样,人数少则16人,多则百余人,必须是偶数。在秧歌队里“拉花“鼓子”是主要的表演者,其余均为配角。“拉花”由女角扮演,一手拿彩扇,一手拿彩巾,表演轻盈细腻、温柔多情。“鼓子”由男角扮演,步伐稳健有力,敏捷利落。踢鼓子秧歌的表演有过街场子、大场子、小场子三种形式。过街场子,是排成两路纵队,在行进中且舞且行。大场子红火热闹,宜在广场演出,队列变换频繁,可以排演出多种阵图,如《小五柱》《满天星》《唐王乱点兵》等,达40余种,内容以人们熟悉的历史典故为题材而创作。小场子,通常是由演员表演高难技巧,需有过硬的功夫,根据出场演员多少有各种名目,一鼓叫“备马场”,一鼓一花称“双凤朝阳”,二鼓二花为“双挂印”,一鼓多花谓之“落帽场”,表演精彩传神,场面十分引人。
河南的扭秧歌,也是一种大型的集体舞蹈,参加的人数众多,甚至老头老婆也组成“老年秧歌队”。表演者腰系红绫条,两手也捏着红绫条,轻盈舒缓,节奏自然,按照两步进、一步退的步伐向前推进,至宽阔处或人多处变换剪子股、编蒜辫、挽螺丝圪塔等多种队形,化装为丑角的演员则跑前跑后,逗笑取乐,做各种滑稽表演,使气氛更加活跃。
山东的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或“山东三大民间舞蹈”。
鼓子秧歌,流传在鲁北的商河、阳信、惠民、临邑、无棣等县。最初为祭祀仪式上的舞蹈,后演变为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按规定,只在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演出。秧歌队员分别扮演“伞、鼓、棒、花、丑”五种角色。“伞”,分为丑伞和花伞。丑伞,为男性老者打扮,是秧歌队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左手执伞,右手持牛甲骨板,上面系有若干小铃,以铃声变化指挥舞队跑场。花伞,由女角装扮成戏曲中丫鬟模样,右手执伞。鼓,由武生装扮的男角左手执扁鼓,右手拿鼓槌,边击鼓边舞。“棒”,是男性演员持饰有五彩条的木棒而舞。“花”为女角扮演戏曲中花旦,左手持绸巾,右手拿彩伞,舞姿优美大方。“丑角”,人数可多可少,装扮成“傻小子”、“丑婆”、“花花公子”等,在队伍里随意穿插,表演滑稽可笑的动作。舞队一般由两把“丑伞”、八“鼓”、四“棒”、四“花伞”、八“花”组成,也可成倍增长,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二三百人。队列变换灵活,有《双石榴》《剪子股》《牛鼻钳》《闯王进京》等。
海阳秧歌,主要流行在胶东海阳、乳山、莱阳一带,尤以海阳为盛,故名。舞队由“岳大夫”指挥,其他演员分别扮演“霸王鞭”“花鼓”“彩扇”以及渔夫与樵夫、货郎与翠花、相公与闺秀、锢炉与王大娘、丑婆与顽童、牧童与村姑等。整个舞队表演程式包括“串街”“进村”“耍大场”“跑阵势”“演场”“牧场”等六段,内容丰富多样,表演十分精彩。
胶州秧歌,流行在鲁东胶州湾一带,尤以胶县城方圆五十里的地方盛行。秧歌队员一般是五队十人,分别为一对“鼓”,是老翁装束,即兴表演,常带武功。一对“翠花”,为老翁之“妻”,左手拿彩巾,右手持扇,舞姿大方利落。一对“棒”,为“鼓”的“儿子”,武生打扮,双手持棒,随鼓点而舞,舞姿潇洒刚劲。一对“扇花”,为“棒”之“妻”,花旦装扮,左手拿绸巾,右手握团扇,动作优美轻捷。一对“小嫚”,为“鼓”之“女儿”,丫鬟装扮,其道具舞步一如“扇花”,动作轻盈活泼。秧歌队的演出包括舞蹈和演戏两部分。舞蹈,俗称跑场,名目有“大摆队”“十字梅”“两扇门”等。演出的秧歌剧本有《小离别》《大离别》《拉磨》《说媒》《梁祝》等,大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标签: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